哪里的医院治白癜风好 https://m.39.net/pf/a_4792767.html阅文之前,温馨提示:快乐出钓,安全第一;文明作钓,爱惜环境;为娱而钓,幼鱼放流!台钓中提竿时双钩同时中鱼,出现双尾渔获的现象我们称为“双飞”!“双飞”渔获,一般情况下,需要两条鱼几乎在同一时间,分别吃中两个钩饵,所以在野钓中很少出现。原因是野钓自然水域,大都水广鱼稀,打窝聚鱼作钓时,鱼在窝点的数量不够,很少出现两条鱼同时吃双钩的情况,即使有也是偶尔现象。不过在实际野钓中,特别是作钓鲫鱼类小型鱼时,很多钓友却会经常出现“双飞”渔获。当这种现象经常出现时,有经验的老钓友并不喜欢,他们会寻找原因,做出一些钓法上的改变。但是对于一些新钓友,经常出现“双飞”渔获时,他们可能正在高兴。高兴着窝中鱼多,可以一竿钓两尾,高兴着今天能有好渔获!事实真的如此吗?野钓中经常出现“双飞”,真的能提高渔获吗?其实并不是,事实正好相反!野钓中经常出现“双飞”,预示着你应得的渔获正在减少!为什么这样说呢?在此就与钓友们聊一下。首先:寻找野钓中经常出现“双飞”渔获的原因上面我们说了野钓水广鱼稀,很少会出现“双飞”渔获,所以一旦经常出现了,就说明我们的钓法出现了问题!①:浮漂调钓过钝!野钓对浮漂调钓时,很多钓友喜欢调低钓高,钓的略钝一些。比如调平水至1目,钓2目至3目。这样调钓的好处是:抗风浪走水、小杂鱼闹窝好一些,同时鱼吃饵时漂相真实一些。虽然调低钓高,在野钓中有不少好处,但是一些钓友在调钓时,容易把浮漂调钓过钝。出现铅坠触底,或者双钩躺底子线弯曲过度的现象。出现这两种调钓过钝的现象时,就容易经常出现“双飞”渔获!②:抓口提竿过晚!在作钓中,我们不可能一直盯着浮漂,观察鱼吃饵的漂相,有时一时的分神大意,都容易出现抓口提竿过晚的情况。另外,在鱼口较轻,浮漂动作较小时,一些钓友受视力等方面影响,错过一些鱼吃饵的小动作,只能抓“吃死口”的拖漂动作,这种情况也属于抓口提竿过晚。出现以上两种抓口提竿过晚的情况,也会出现经常的“双飞”渔获现象!其次:为什么说经常出现“双飞”,预示着应得的渔获正在减少表面上看,一竿中两尾的“双飞”,可以增加渔获量,实际上并不是!①:延长了中鱼时间!一竿中两尾,看似作钓效率高,其实他延长了中鱼的时间。除了鱼密度很大,饵料入水即被抢食的鱼情,大部分“双飞”的情况,都会延长中鱼时间。原因是:很少能做到两条鱼同时吃饵、中钩,几乎都是一前一后。第一条鱼中钩后,第二条鱼追饵入口,然后出现双钩中鱼。两条鱼先后吃饵中钩所用的时间,要远远大于一条鱼。另外,中双尾在卸鱼时,速度远没有单尾快,同时卸鱼难度也大一些。②:降低了打窝频率!钓鲫鱼类小型鱼,我们多用打频率的方式,采用窝饵一体,边钓边诱的作钓方法。如果经常出现中双尾,延长了中鱼、卸鱼时间时,也就减少了我们的抛提竿次数,降低了诱钓结合的打窝频率。当打窝频率降低,窝点内的残留饵料越来越少,窝点对鱼群的吸引力、聚集力越来越低。这时进窝的鱼会逐渐减少,甚至会让一部分鱼离开钓点。如此,打窝频率越低鱼越少,鱼越少中鱼时间越大,形成恶性循环后,最终导致窝内无鱼而停口。③:增加了跑鱼机率!这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上面说到双钩中鱼,在鱼吃饵中钩时,大都有个先后顺序。这样很容易造成第一条鱼游动中,因刺不牢而脱钩,也容易使第二条鱼追饵入口时,吃饵不准造成刺鱼不牢,特别是用无倒刺鱼钩时。另外,双钩中鱼后,在遛鱼、控鱼的过程中,因鱼在水中逃窜时的交叉,也容易导致其中一尾脱钩。即使双钩全部刺鱼牢固,如果子线使用过细,鱼的个体又略大。在遛鱼过程中,鱼向相反方向逃窜时,也容易拉断其中一根子线,造成跑鱼现象。窝点内跑鱼,是钓友们作钓中非常避讳的事!跑鱼次数多了,容易出现惊窝、炸窝现象,使窝点内几乎无鱼吃饵,无鱼可钓。总之:通过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野钓中经常出现“双飞”中鱼时,不但不能提高我们的渔获,而且容易让我们的最终渔获减少!所以,当经常“双飞”中鱼时,先别高兴!寻找一下它出现的原因,及时做出合理的调整。最后,在此呼吁钓友们:小鱼、母鱼、籽鱼请放流!如需带走,仅取一餐便足矣!为以后有鱼可钓,切不可多贪!我是大王的钓鱼日记,原创手写不易!如果您看完觉得有点意思,烦请加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