候应黄钟动,吹出白葭灰。五云重压头,潜蛰地中雷。莫道希声妙寂,嶰竹雄鸣合凤,九寸律初裁。欲识天心处,请问学颜回。冷中温,穷时达,信然哉。彩云山外如画,送上笔尖来。一气先通关窍,万物旋生头角,谁合又谁开。官路春光早,箫落数枝梅。——汪宗臣《水调歌头.冬至》冬至简介冬至是二十四节气的第二十二个节气,也是冬季第四个节气,每年12月21日-12月23日太阳到达黄经°时交节。它与春分、秋分、夏至一样,都是反应四季更迭的节气。《古今医统大全》有云:“十一月中,阴极之至,阳气始至,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长至。”说明,古人很早就发现,冬至日的夜晚最长,白昼最短(仅限北半球)。此日过后,随着太阳直射点向北半球移动,北半球的白昼会越来越长,夜晚会越来越短,气温也会变得越来越冷。冬至时间冬至是在公历每年12月21日-12月23日之间,即太阳位于黄经°。年冬至时间:12月21日18:02:12,农历庚子鼠年十一月初七,黄帝纪元年11月07日。冬至气候我国幅员辽阔,地形复杂,造成各地气候的迥异,冬至的气候亦是如此。虽然总体冬至的温度很低,但仍未到达顶点。此时华南沿海的平均气温还在10℃左右徘徊,而广袤无垠的东北大地则已是一片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北国景象。华北、黄淮等地也是银装素裹,分外的妖娆。中国农民极善观察与总结,他们根据生活经验发现“冬至”下雨与否,与往后一段时间的气象呈正相关的关系。他们将之总结成短小精炼,易于传颂的农谚,“冬至无雨一冬晴,冬至有雨一冬凌。”意思是如果冬至这天天气尚好的话,那么此后的一段时间,甚至整个冬季,都会以晴好天气为主。反之如果这天刮风下雨的话,那么整个冬季都要做好防寒抗冻的准备。冬至三候大雪三候,一候蚯蚓结;二候糜角解;三候水泉动。意指进入冬至后,蚯蚓在土中仍然蜷缩着身体,而雄麋鹿骨化的老角也逐渐脱落,到了春天则又会长出新的角,然后再开始新一轮的循环往复;而厚冰下的泉水,也没有被冻结住,依旧在那边,叮叮咚咚地流淌着,就像在演奏一曲美妙的乐章。冬至习俗(1)馄饨有首歌唱得好:”天山曲曲粤云吞,蜀地抄手鄂包面。三鲜香菇猪肉笋,夏至的面儿来冬馄饨。”很多地区都有冬至吃馄饨的习俗。旧时北京,就有这样的习俗,无论贫穷还是富贵,男女还是老少,在冬至那天,人人都要弄碗热气腾腾的馄饨来吃。至于馅料,就根据个人口味了。(2)数九民间有冬至数九的习俗,即从冬至开始,每九天分为一个“九”,共分九个“九”,数到第九个九,即第八十一天时,便会“九尽桃花开”。中国传统文化中,九为极数。而九个九,即八十一,更是“最大不过”之数。古人认为,此时一定已经褪去冬日的寒意,迎来春暖花开。冬至食材冬季是万物潜藏与沉淀的时节,饮食也需要顺应自然规律。专家认为,此时饮食宜清淡,不宜吃肥甘厚味的食品,可以多吃一些温补的食材。如羊肉、鸡肉、牛肉、鲫鱼等,都是适合冬至时节食用的食材,不仅能补充蛋白质,还能补充维生素和无机盐,更能对肾起到一定的调养作用。而猪肝也是一种适合冬至时节食用的食材,其实就是猪下水,是猪体内储存养料和解毒的重要器官。传统医学认为,猪肝味甘苦性温;归肝经;具有补肝明目养血的作用。现代研究也表明,猪肝中含有丰富的铁,其铁含量是牛肉的8倍之多,更远超常用的红糖、红豆、大枣之类的“补血”食物,适当食用,有改善症状,缓解缺铁性贫血的作用。冬至食谱(1)爆炒猪肝(此方来自网友贺崽麻麻):猪肝克、豆腐干3块、大蒜3颗。生抽适量、白糖2勺、料酒1勺。①猪肝洗净用吸水纸擦干,大蒜切段,豆腐干斜刀切片,猪肝切片。②猪肝中放入红薯粉、白糖、料酒和生抽腌制15分钟。③热油,油加热后放入大蒜根部煸香后,倒入腌制好的猪肝。④炒熟后立即加入豆干,翻炒后再加入适量生抽和白糖。⑤最后放入大蒜叶翻炒后起锅。(2)咸蛋黄焗南瓜(此方来自网友吃货xiaojie):贝贝南瓜克、咸蛋黄3个。干淀粉适量、盐适量。①生鸭蛋磕出三个蛋黄,上锅蒸熟,水开后蒸5-7分钟。②南瓜去皮去籽,切成薄一点的片,直接放淀粉抓匀。③下油锅煎到两面金黄,切的薄所以很容易熟,煎好备用。④不用洗锅,直接倒入碾碎的蛋黄炒到冒泡,倒入煎好的南瓜。⑤再放少许盐调味,稍微翻炒就可以出锅。冬至常识冬至时节气候寒冷,但即使再冷,也要记得开窗透透气。开窗不仅有利于通风透气,也有利于室内消毒。研究表明,每日开窗通风3次,每次15分钟左右,就能达到通风换气的功效。此外也不能因为畏惧寒冷,而不做任何的运动。可以选择一些中等强度的一些运动,比如,乒乓球、太极拳等,每次一小时左右为宜。如果条件允许的话,尽量在室内运动,室内空气较好,温度也没那么低。当然适当地多晒太阳,也有利于增强体质。本文系岐黄问答独家稿件,禁止一切形式的转载、盗用以及洗稿,未经同意擅自盗用,将追究到底。今日互动:你还听过别的关于冬至节气的俗语吗?欢迎留言与我们分享,一道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