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多钓友出去钓鱼都难过家里领导一关,要说钓鱼好处多多吧,人家还不信。今天小编就带着大家好好扒一扒钓鱼为什么能够修身养性。
这首先哪,钓鱼人往往凌晨3-4点钟就起床去钓鱼。体现出(勤劳)。其次呢,钓鱼也得解决吃喝的问题,大多往往是包子,烧饼,面包一类的东西就着咸菜解决自己早饭和午饭。喝的大多是矿泉水饮料。到了中午顶着大太阳也一动不动的盯着浮漂,生怕错过一个细微的动作。栉风沐雨也雷打不动的坚持钓鱼。夜钓还要忍受蚊虫的叮咬,体现(吃苦)。然后呢,即使鱼情不好也不愿意收拾东西撤退,体现出(坚韧)。更重要的是,钓鱼要手不离杆眼不离漂,一天成百上千次的抛投杆也不嫌弃累和无聊,体现(专注和耐心)。再往后呢,钓鱼要根据当天的气压,风向,温度,水中溶氧,等诸多因素对鱼饵做出调整,还要根据目标鱼原则鱼饵的口味,比重,雾化速度等等,还要根据上饵类型兼顾饵料的软硬。兼顾诱鱼留鱼。这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研究明白的,需要一定功夫。体现(钻研)。曾经有位钓友鱼饵没有了,而且当时鱼情特别好,他就用口香糖挂钩施钓,效果还不错。体现(创新)。钓鱼人有的时候为了使用自己顺手的东西还会自己动手制作,例如浮漂,多功能支架等等。体现(动手能力)。绑鱼钩大家都知道是个细活,松了不结实,紧了子线容易大卷。子线不齐钓鱼换钩要重新找底。钓鱼人往往把鱼钩绑的既结实又整整齐齐。体现(心细)。有的时候钓位车子进不去,这时候就需要钓鱼人扛着几十几重的装备徒步。钓到大鱼后还要有力气与其周旋。所以钓鱼人都有一个强健的身体。综上:钓鱼人具有勤劳,不怕吃苦,坚韧,专注,心细,钻研,动手能力强,身体素质好等。试问一个具有上述素质的人还有什么事情做不好呢。行了不白话了,洗洗出发钓鱼去了。
完了精神上的,再说说物质上的。传统医学看来钓鱼是一种很好的医疗保健处方。它能祛虑,平衡心态,解除“心脾燥热”。现代医学把生理、心理和环境三种因素确定为人体致病的机理。而钓鱼恰对这三种致病机理具有“抗、控、防”的效应。钓鱼对人体保健有什么好处?
垂钓能改善人的肌体功能。风景秀丽的江河湖海岸边,空气里含有大量带负电荷的负离子。负离子吸入人体后,可产生负离子效应。就是说,这种负离子,能同体内的血红蛋白及钾、钠、镁等正离子结合,使血液中的氧增多,携带的营养物质增多,人们就会倍感舒服,精力充沛。从表面上看,钓鱼是“消磨”了时间,可实际上是养精蓄锐,当你回到工作岗位上,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据说,列宁在革命年代写作时,尽管当时的形势很严峻,也常常通过钓鱼来调节精神,从而完成了许多名篇巨著。
垂钓能调节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垂钓通过装饵、抛竿、静守到鱼儿咬钩,使垂钓者的大脑皮层逐渐形成“兴奋灶”。俄国生理学家巴甫洛夫曾作过这样的论述:中枢神经系统的高级部分—大脑皮层及其最接近的皮层下核—对肌体各种功能具有主导作用。垂钓良性刺激过程,也就是调节中枢神经系统的平衡过程,从而达到治病健身的目的。
经常参加垂钓活动,对肩周炎、颈椎病、支气管炎、肺气肿、消化性胃溃疡、慢性胃炎、消化不良、为神经官能症、习惯性便秘、慢性肝炎、高血压、冠状动脉供血不足等,都有治疗和辅助治疗作用。
钓鱼是一项多功能的文体运动,静中见动,集锻炼与娱乐于一身,其中的乐趣只有钓鱼者才能体验到。
了解更多钓鱼技巧,独家秘制配方饵料窝料,爆护小药
可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