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检鲶鱼检出高致癌物
海口坡巷路“问题鱼塘”被查处,三四十万斤鲶鱼就地封存
近日,针对媒体报道的海口坡巷路鲶鱼鱼塘环境恶劣问题,海洋渔业部门进行抽检,5份鱼样本中有3份不合格。5日,海口市有关部门已经给“问题鱼塘”的养殖户下发处罚通知书,同时封存现有所有鲶鱼,避免其流入市场。另外,为加强我省鲶鱼养殖生产监管,本月省海洋与渔业厅将开展一次鲶鱼养殖生产安全隐患排查整治。
□南国都市报记者徐培培秦铭
5份鱼样本有3份不合格
媒体报道鲶鱼养殖环境恶劣后,省海洋与渔业厅组织省水产品质量检测中心、省渔业监察总队、海洋监测预报中心及海口市海洋和渔业部门、农业部门,紧急赶往现场调查取样,并将样本送检。
抽样检测报告显示,坡巷路鱼塘水质环境较差,包括大肠杆菌在内的各项测试值严重超标,不适合水产养殖。5份鱼样本中有3份不合格。其中一口鱼塘的鲶鱼样本还检测出了“隐性孔雀石绿”、“呋喃脞酮代谢物”高*素、高致癌物质。相关部门于5日对问题鱼塘的养殖户下发了处罚通知书,并对现有鲶鱼进行全部封存,避免其再次流入市场。接下来相关部门将会对问题鱼塘进行取缔。
5日上午,记者在现场看到一辆警用摩托车停在鱼塘出入口处。“这里至少还有三四十万斤鱼。”鱼塘负责人证实,最近几日每天都有民警现场巡查,他们也承诺等待权威部门的最终处理决定,不会擅自卖鱼。
养殖户何荣国称,7口鱼塘面积总共35亩,共有4户人家在这里经营。他们都是湖南老乡“传、帮、带”,在这里经营鲶鱼养殖生意多年,一家老小都已在此定居。如果鱼塘被取缔了,他们也只能选择改行。
海口市海洋与渔业局副调研员杨长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坡巷路的这些鱼塘并未办理养殖许可证,属于“黑户”。
省海洋与渔业厅近期将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一次鲶鱼养殖生产安全隐患排查整治。把鲶鱼养殖场的数量、面积、地点、生产规模、投喂饲料使用情况、水质情况、环境卫生情况等内容调查清楚,建立监管花名册,为加强日常监管打好基础。同时要求各市县要深入养殖现场调查,查清水质安全隐患,查找存在的问题,制定整治措施。
金花凤翔市场已罕见鲶鱼
根据坡巷路鱼塘业主介绍,他们养殖的这些鲶鱼主要销往金花、凤翔两个市场。5日,记者走访两个市场发现,这里已经见不到有鲶鱼在卖。金花市场里一位做水产生意的摊主称,一般来说是别人主动送货上门,他们
该摊主称,近日买鲶鱼的人的确少了,之前送货的老板也打电话过来说最近没货了,看报纸才知道养殖户因环境等问题被整改的消息。
记者随机采访一些买菜的市民,他们说平时很少买鲶鱼,不过这几天确实在市场上难看到有鲶鱼卖。
5日中午,记者在白坡里一家鱼煲店看到,店里坐了不少客人,鱼煲更是每桌必不可少的一道菜。当记者问及老板,生意有没有受到媒体近日对“问题鲶鱼”报道的影响时,该老板称,他在这里经营有10年之久了,货源也都是固定的人送来,肯定是安全放心的。至少在他经营期间,从没有听说客人吃了鱼煲之后出现身体不适等状况。
白坡里多家鱼煲店主对此问题的回答如出一辙:“货源放心,没吃出过什么事。”但是记者一再追问货源究竟从何而来时,店主们却支支吾吾,有人干脆说自己也不清楚,只要看到送来的鱼新鲜、活的就可以了。
记者采访的医生认为,在恶劣水体中生存的鱼,其体内会残留*素,即使经过高温烹饪也无法消除,这种*素通过长期累积,或多或少都会对人体造成危害。
省渔业厅今日将派人现场查处
鲶鱼成众多鱼煲店主材许多市民青睐“鱼煲”却不知食材多为“垃圾鱼”
闹市区内暗藏多个鱼塘,水域周边遍布养猪场、家禽屠宰场、废品收购站;医院仅一墙之隔;鱼塘水面上飘浮着大量生活垃圾,以及死鱼、死鸡……每天从这里捞出上万斤“垃圾鱼”流向海口市场。8月28日,商报对此事进行了报道,引起社会广泛
回访鱼塘与“医疗废弃物暂存间”仅一墙之隔
昨日下午,记者对位于医院住院部后面暗藏的6口鱼塘进行了回访。经过实地走访,记者在最里侧又发现了1口鱼塘。加上之前的6口鱼塘,这片区域内共有7口鱼塘。
记者医院住院部的门前,医院住院部与外面7口鱼塘仅一墙之隔。记者注意到,医院院墙的外侧是两口鱼塘,内侧是两间“医疗废弃物暂存间”。
记者在鱼塘养殖区走访时看到,7口鱼塘全部养满了鲶鱼。
靠近南海大道某酒店后面的一口鱼塘边上,有好几家家禽屠宰点和废品收购站,以及厕所和养猪场。
记者走上鱼塘边上的土坡,看到这口鱼塘的一个角落里,约平方米以上的水域上,密密麻麻地飘浮着大量各类生活垃圾、动物内脏、塑料袋……空气中散发着阵阵腥臭味。鱼塘里还飘着不少死鱼,整个场景令人触目惊心。
调查鲶鱼成鱼煲主材颇受海口市民青睐
据了解,胡子鲶又称角鱼、暗钉鱼、塘虱鱼、须子鲇。据资料显示,鲶鱼肉质细嫩,还有一定的药用价值,被视为滋补食品,再加上胡子鲶生长快、抗病力强、产量高,经济效益较高。因鲶鱼肉嫩味美,价格便宜,在遍布海口街头的鱼煲店里,鲶鱼便成了鱼煲主材。
昨日,记者对海口金花市场、丁村市场以及城西市场等多个农贸市场进行了走访,较其他鱼类相比,鲶鱼的销售价格相对较低。据摊贩介绍,鲶鱼从鱼塘捞起时,每斤价格在2.2元至2.5元左右,最终销售到鱼煲店时,每斤价格约为3.5元。
随后,记者接着走访海口部分餐馆时发现,鱼煲深受市民青睐,海口更有不少餐馆以鱼煲为主打招牌菜,这些鱼煲的主要食材就是鲶鱼。
昨日中午,正值午餐时间,记者来到白坡里二路,这里许多餐馆都有鱼煲。其中一家“鱼煲之家”的餐馆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他们店已有十几年的历史了,还开有分店,招牌菜就是鱼煲;鱼煲分为两种,原味鱼煲和油炸鱼煲,有大中小三种锅,小锅30元每份,大锅的50元每份;不管哪种鱼煲,使用的鱼全都是鲶鱼。因为鱼煲是招牌菜,所以前来吃饭得顾客基本上都会点上鱼煲,多少年来生意一直非常红火。
该店服务员告诉记者,要是四五个人一起来吃饭,点一个大锅鱼煲,再配两三个菜就足够了,很实惠。
在另一家名为“蜀味香”的小餐馆,老板告诉记者,客人比较喜欢鱼煲,鱼煲里的鱼都是鲶鱼,其他店里的鱼煲也都一样。当记者问起鲶鱼的来源渠道时,老板只是说从市场上买的,食用很安全,并不愿透露从哪个市场购买。
据位于龙昆南的“胖子鱼煲店”老板介绍,因为鲶鱼肉质很嫩,且不易碎,很劲道、口感好,特别是价格便宜,每斤价格3元多,所以他们的店虽然不大,但是每天都能卖出50斤左右。
板桥路一家鱼煲店的工作人员透露,他们一天估计会使用鲶鱼在斤以上,正是因为鱼煲好吃且价格便宜,所以很受市民青睐。
进展省市相关部门已经介入调查
据附近居民表示,用泔水、家禽和动物下脚料等垃圾喂养的“垃圾鱼”,很可能跟之前媒体曝光过的“垃圾猪”一样,体内可能也会含有*有害物质。
昨日,商报对此事进行报道后引起社会各界广泛
昨日下午,省海洋与渔业厅相关处室负责人给记者打来电话,表示会在29日上午带领工作人员赶到现场进行调查;海口龙华区水务局也表示会介入调查。
上述鱼塘的养殖环境是否违规?每日流向市场的大量“垃圾鱼”,食用后到底对人体健康有无危害?商报将继续
微评
亲们,小心鱼煲里煮的是“变异鱼”哦!(姜飞)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