鲫鱼介绍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守钓大鱼,注意六个细节,才能有效降低跑鱼 [复制链接]

1#
北京治白癜风去哪家医院最好 http://www.wangbawang.com/m/

阅文之前,温馨提示:快乐出钓,安全第一;文明作钓,爱惜环境;为娱而钓,幼鱼放流!

自然水域中守钓大鱼,是每一位钓鱼人的理想,也是每一位钓鱼人的终极目标。面对水广鱼稀的自然水域,能够守钓到一条大鱼,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当中鱼的那一刻,我们的心情是激动的,甚至会出现心跳的感觉。鱼竿的大弯弓,风线切水“嗖嗖”的响声,水底传来巨大的挣扎力,这一切都让我们的心情激动不已。然而随着鱼竿弹上天空,换来的是我们心中一阵的失落,大鱼已离我们远去!

大鱼跑后,钓友们在感到失落的同时,也不禁问自己到底哪里出了差错?为减少钓友们在作钓大鱼时的跑鱼现象,本文就从六个细节,与钓友们探讨一下:大鱼中钩后,如何有效降低我们的跑鱼率!

一、提竿时机把握好,减少刺鱼不牢

作钓大鱼和鲫鱼类小型鱼不一样!鲫鱼类小型鱼,个体较小,中钩后逃窜力度小。作钓中即使提竿时机没有把握好,鱼钩刺鱼很轻或者仅仅钩住一点鱼嘴,因其挣扎力度小,也很少有脱钩现象。

不过在作钓大鱼时,因其中钩后挣扎力度大,如果没有把握好提竿时机,刺鱼不牢或刺过轻,都容易出现脱钩跑鱼的现象!所以在作钓大鱼时,一定要把握好提竿时机,让鱼钩刺鱼更牢。除个别鱼以外,大鱼的漂相一般以黑漂为主。在浮漂出现黑漂时,我们可以握紧鱼竿,稍微等待一两秒后再提竿!如此可以刺鱼更牢一些,减少脱钩跑鱼率。

二、饵料状态不易过硬,并且注意挂饵手法

在作钓大鱼时,饵料入水后通常需要等待一段时间,才会有鱼前来觅食。同时为了降低小杂鱼的闹窝现象,并且为了防止提竿过频引起大鱼觅食时的警觉,在提频率上一般不要太过频繁。这也就导致很多钓友,在作钓大鱼时故意把饵料开的很硬,如此来减少小杂鱼的闹窝现象和提竿频率。其实这种做法是不对的,太过硬的饵料,对提竿刺鱼有一定的阻碍力。容易使鱼钩刺不穿鱼嘴,甚至是鱼钩在鱼嘴中滑出,如此也就增加了跑鱼的机率!

另外,我们作钓大鱼时,经常使用玉米粒、螺丝一类的固状饵料。这些固状饵料在我们提竿刺鱼时,都会影响鱼钩的刺鱼力度,这就要求我们的上饵手法要正确!在使用这些固状饵料作钓时,一定要让钩尖和倒刺穿过饵料,并且鱼钩挂在饵料的边缘位置,从而降低提竿刺鱼时,饵料的阻挡机率,让鱼钩更容易刺穿鱼嘴,减少跑鱼率。

三、鱼钩型号要选好,用钩大小也很重要

鱼钩方面,除了饵料硬度和挂钩方法,鱼钩的型号和使用大小也很重要!上面说过,大鱼中钩以后,逃窜时速度快、力度大,对鱼钩有较大的拉力!所以我们在选择鱼钩时,一定要考虑到鱼钩的抗拉力和韧性。一枚抗拉力好韧性高的鱼钩,才是作钓大鱼不跑鱼的保证!一般我们作钓大鱼时,鱼钩多选用伊势尼、加粗钩条伊豆、小矶类鱼钩。在使用无倒刺鱼钩时,尽量选择新关东无刺钩。像袖钩、白狐、海汐类细钩条鱼钩尽量不用,以防止中鱼后断钩跑鱼。

除鱼钩的抗拉力以外,鱼钩的大小也很重要!鱼钩过大容易造成鱼吃饵困难,使鱼钩不能完全进入鱼嘴中,从而刺鱼过轻,出现脱钩跑鱼现象。鱼钩使用过小,容易刺不穿鱼嘴,同样出现脱钩跑鱼现象。

四、线组搭配要用对,过粗过细都不对

很多钓友喜欢小钩细线搏大鱼,寻找遛鱼中的刺激。也有很多钓友,钓大鱼时一律硬竿、粗线、大钩,喜欢和大鱼硬碰硬。其实这两种方法都不对!如果单纯为了寻找遛大鱼的刺激,这两种方法是可行的,毕竟每个人的钓鱼习惯不一样,但是如果讲到钓大鱼的作钓技巧,这两种方法都存在很大的错误。

小钩细线搏大鱼,虽然有时也能让大鱼成功上岸,但是除了一部分遛鱼技巧外,这里面存在着太多运气问题。正常情况下,大鱼中钩后的外窜力,已经远远大于小钩细线的抗拉力!但是在一些特殊情况下,比如水温偏低、鱼活性差、水深原因、水域过小、鱼在产卵期等,大鱼没有完全发力,才能被成功钓上岸。大部分情况下,小钩细线搏大鱼,往往是以卵击石,最终断线跑鱼!

硬竿、粗线、大钩,虽然是钓大鱼的标配,但是也要有个尺度,钓组搭配太大,同样容易造成跑鱼!原因是:鱼竿太硬,降低了它的护线性,增加了线组的受力。而线组太粗,不但提高了鱼觅食时的警觉性,更容易因子线过粗出现挡口现象。鱼钩过大,导致目标鱼不容易全部吸饵入嘴,提竿时容易出现刺鱼不牢的现象。

五、浮漂调钓要略钝,放过大鱼探饵信号

关于浮漂的调钓方法,无非就三大种:调高钓低、调低钓高、调几钓几!当然这里边又分出许多小调钓法,比如调灵钓灵、调钝钓灵、调灵钓钝等。本人专门写过一个浮漂系列,一共七篇,有兴趣的钓友可以看一下。

对于自然水域野钓大鱼,很多钓友还在纠结浮漂的调钓,其实完全没有必要!自然水域野钓大鱼,除气温偏低或水溶氧量不足,造成大鱼活跃度差、吃口轻需要钓灵外,大部分情况下我们钓钝就可以!比如调灵钓钝、调钝钓钝等。

原因是:自然水域中除特殊环境外,大部分大鱼都属于生口鱼,虽然觅食时的警惕性较高,但是吃饵动作和出口力度都非常大!并且大鱼因警惕性较高,吃饵时有试饵、探饵的习惯。浮漂调钓过灵,不但垂直的子线,容易引起大鱼的警惕性,而且浮漂过灵,容易抓错大鱼探饵时的漂相,所以野钓大鱼调漂不易过灵!

六、控鱼手法要掌握好,千万不要操之过急

文章开始我们说过,中大鱼以后,很多钓友心情激动。这时有些钓友,总是急于把鱼拉出水面,想看一看鱼的大小、品种。这时往往在鱼被拉出水面的一瞬间,有一个急速的下潜外窜动作,从而导致我们的钓组受力过大,出现断线跑鱼,或者钩豁鱼嘴跑鱼现象。另外当鱼被牵至近岸时,也有一些钓友,总是急于抄鱼上岸!当抄网接触鱼头的一瞬间,鱼忽然有一个垂死的外窜挣扎,这时往往会因子线挂住抄网,出现断子线跑鱼现象!其实这些跑鱼现象,都是我们遛鱼时错误操作造成,是我们急于求成的原因!

正确的操作方法是平稳遛鱼,当刺鱼、中鱼的瞬间,迅速举起鱼竿,利用鱼竿本身的腰力,在水的中下层控鱼。然后找准时机把鱼引出窝外,避免造成惊窝现象!当鱼被遛至乏力,出现上浮或浮出水面时,不要急于拉鱼抄鱼,直到鱼完全翻肚露白,再从鱼头开始抄鱼上岸!

当然这些遛鱼方法属于理论知识,是我们控鱼、遛鱼的基本操作方法,但是实际作钓中,会有一些不确定的外界因素存在。这时我们就要根据实际的中鱼情况,选择更合理的遛鱼手法!比如放失手绳,对于野钓大鱼这并不丢人,毕竟我们不是生产厂家,同时野钓大鱼也不容易!

本文总结:

以上就是自然水域野钓大鱼时,为减少跑鱼率,我们应注意的六个细节问题!通过对这六个细节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自然水域野钓大鱼,造成我们频繁跑鱼的原因有很多,只有我们每个都处理好,才能有效降低我们的跑鱼率!另外钓大鱼要注意抛竿问题,抛竿时不易过满,一般以抛七八分竿最好!钓点过深时,可抛六七分竿。

最后,在此呼吁钓友们:鱼类正在繁衍后代,小鱼、母鱼、籽鱼请放流!如需带走,仅取一餐便足矣!为以后有鱼可钓,切不可多贪!

我是大王的钓鱼日记,原创手写不易!如果您看完觉得有点意思,烦请加个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