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鱼的食性特征对钓鱼人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只有了解了鱼喜欢吃什么,不喜欢吃什么,才能有的放矢地调配饵料。鱼的食性特征可以分为7种,即:肉食性、素食性、杂食性、浮游物食性、水底生物食性及变异食性、癖习食性。
1、肉食性:有些鱼以小昆虫、小鱼、小虾、螺蛳肉、蚬肉、蚌肉为主要食物。这些肉食性的鱼大多是较为凶猛的鱼和无鳞鱼,如淡水中的鲇鱼、甲鱼、狗鱼等。
2、素食性:有些鱼以水草、落入水中的植物碎屑或籽实、藻类为主要食物来源,如草鱼、鲢鱼、鳙鱼等。很多种鱼都以谷物类的粉状物为食物,有的也食瓜果、蔬菜。
3、杂食性:许多鱼绝非单一的食性,它们既食肉类食物,也食植物类食物,所以称杂食性。淡水中的大部分鱼都是杂食性鱼。如鲫鱼、草鱼、青鱼,它们既食蚯蚓、面包虫等动物类食物,也食各种粉类制作的面团,即植物类食物。同时,它们也食水中的各种小微生物、藻类、植物残屑。
4、浮游物食性:浮游物就是漂浮在水面或水的上层的细小物质。这些物质有动物性质的,也有植物性质的,如藻类物质、植物的碎屑、农作物的小颗粒状的种子,以及小蚊虫、轮虫、桡足类虫、枝角类虫等。食浮游物的鱼很多,大多是以滤食方式来摄取食物的。它们张开嘴巴,让水流进口中,再让水从鳃后流出,可食的物质就由内鳃耙阻挡留在口中。小鲌鱼、小鲦是以咬食方式来吃食的,翘嘴鲌、鲢鱼、鳙鱼有时也食浮游物。
5、水底生物食性:由于有些鱼是长期生活在水的底层,它们的食物自然是水底层的水生植物及幼小的软体类动物,如蚬类、蚌类、小鱼、小虾,以及水底层的草,沉入水底的植物籽实、碎屑。如鲇鱼、鲤鱼、青鱼、鳖就是以水底层的食物为主要食物来源的。
6、变异食性:鱼的食性有时也会发生变化,即由一种食性变为另一种食性。造成鱼的食性变异的原因有两种情况:①生长期的不同:绝大多数淡水鱼在幼鱼阶段都是以植物的碎屑、浮游物、藻类为食物。有些鱼从幼鱼期到成长期时,食性才有所改变,由素食改为荤食。如鳜鱼、青鱼、鲇鱼在幼鱼期都是吃素食的。②气温、水温的影响:不少鱼也像人一样,大热天喜吃清淡的素食,到了冷天又喜食荤食。如草鱼、鲫鱼,在早春气温低时吃蚯蚓、红虫,但到了夏天气温升高时又喜食面团饵。这就是鱼的食性随着气温的升降而发生了变化。
7、癖习食性:鱼的食性有时会成癖,会偏爱某一种或某几种食物。如,鱼塘主经常用颗粒饲料喂鱼,鱼便对颗粒饲料产生癖性,甚至达到非颗粒饲料不吃的程度。有一口野水塘,水中长了很多水草。钓鱼人都认定此塘有鱼,并且有大鱼,可是怎么也钓不着。有一人一心想钓出该塘的鱼,就连续多天往水中投放豆饼块,到了第9天,他用饼块末、面粉作钓饵,结果钓出一条10千克重的大草鱼。说明该塘的鱼连续吃饼,便形成了习惯,所以钓者用饼作钓饵钓出了大鱼。有的鱼塘主喂有鸡、鸭,常用鸡、鸭粪喂鱼,结果鱼对鸡、鸭粪有了癖习,如果在饵料中加入鸡、鸭粪作糟食,肯定会钓到鱼。钓鱼人每到一处,尤其是到人工养鱼场钓鱼,一定要先摸清鱼塘主常用什么饵料喂鱼的,然后在自己的饵料中加该饲料,钓鱼就会有不同寻常的效果。
8、喜欢气味,但不喜欢有刺激性的怪味:鱼对食料的气味很敏感,尤其喜欢芳香味和甜味。而鳖、鲇鱼却喜欢腥臭味,鲢鱼、鳙鱼喜欢酸味。除了少数鱼种外,大多数鱼不喜欢怪味和有刺激性的味,如辣味、苦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