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平
鲫鱼在宝应一带也叫做“刀子鱼”,因其体形扁、背厚而肚薄,形状如刀。
宝应有个地方叫刁夷,以刁姓和夷姓人居多,也是河荡水乡,水产丰富,所以有个绕口令说:“钓鱼要到刁夷去钓刀子鱼。”你连说三遍,说快些,保证你说不好!
在宝应的河鲜中,鲫鱼属于“不上台盘”的小鱼,宝应上酒席的鱼主要有“鳊、白、鲤、鯚”四种,其中鯚即是鯚花鱼,就是鳜鱼,这些鱼都有一斤或以上,所以只一条上桌便很好了。而鲫鱼则太小了,起码五条上桌,否则显得太小家子气了。
野生的鲫鱼一般只有二三两重,如果有半斤重,一斤有两条,称为“对刀”,就属于极品了。
但宝应的老百姓很喜爱这小小的刀子鱼,因为价廉物美,一年四季都可以吃到。四五月份是刀子鱼咬子的时候,一肚子鱼子;六七月的夏天,刀子鱼也是没什么肉的;最好的是秋天冬天,这时鱼的脂肪厚了,肉多了,比较肥美。
在宝应中学上学时,食堂里会做一种“刀子鱼塞肉”,又叫“刀子鱼挜肉”,就是从刀子鱼肚子划开个口子,把内脏掏出洗净,塞进去斩好的肉糜,然后下锅把鱼的两面煎*,再用红烧的方法烧制。三两左右的鱼,肚子里塞满了肉,经过炖煮,鱼的鲜味与肉的肥腴加上葱姜的香味糅合在一起,那是一种难以用文字和语言形容的味道,非常鲜美的味道。一条这样的鱼佐餐,让你可以毫不费事地把一碗饭吃下去。
到了农村,农民的小孩子会在小河沟里打起坝来,戽干了水,捉一些小鱼,比较多的就是刀子鱼,真是名副其实的“涸沟之鲋”(鲋即是指鲫鱼)。这些小鱼卖两角钱左右一斤,一块钱可以买回一篮子的鱼。母亲经常是用自己腌制的咸菜烧一大锅,几乎不用放油也不用放酱油盐,只要一些葱姜去去腥气,然后放在一个大盆里,每天吃几条,可以吃上三四天。
冬天就会有许多的鱼冻,特别好吃,挑一点放到粥里,已经是鲜得齿颊间口水欲滴了。而那咸菜更加好吃,农村有话“小鱼熬咸菜,一搛一大筷”,因为咸菜不用吐刺,吃起来更痛快更过瘾。当然,如果你很会吃鱼,那鱼一定让人不忍停筯了。我插队同班组的一位,吃小鱼堪称一绝,用筷子夹住鱼头,放入口中,然后慢慢向一边拖动,舌头与牙齿便在作快速抿吮与搅动,少顷,一副鱼骨架完整地呈现在面前,而上面的鱼肉不见了踪影,完全可以用作生物学的标本。
刀子鱼还有一种吃法属于稍上档次的,便是烧汤。那时候,一般是给病人或孕妇吃的,因为汤白如奶,说是可以下奶的。我因为小时候经常生病,所以也喝过不少刀子鱼的鱼汤。那浓白的汤面上有一层薄薄的微*色油皮,轻轻吹开,吮一口汤,真是鲜美绝伦。有这样的鱼汤下一碗面,那时在我的心中,就是天下最好吃的东西了。一大碗吃下去,满头冒汗,却畅快无比。
做鱼汤是要一些技术的,一是要把鱼用油煎成微*,而不能焦了,所以火不能太大,要有耐心;二是必须加热水,不能加冷水,否则汤色不白不浓;三是一次把水加足,不可多次添水,当然视鱼而加,水少些汤更浓稠;四是大火烧开后,用小火多炖一会儿,所谓“千滚豆腐万滚鱼”,直炖到汤如奶色才行。刀子鱼汤可以加入豆腐或白萝卜,再加少许胡椒,口感更好。
记得小时候有一次喝鲫鱼汤,不小心有一根小刺卡到了喉咙里,用喝醋、吞饭团的方法也不奏效,非常难受。医院,挂好号,等到要进去看了,不在意一咳,刺出来了,虚惊一场。
现在的鲫鱼,由于人工饲养,变得越来越大了,已经是一斤多一条了,这样的鱼,鱼肉比较“呆”,再也吃不出从前的鲜味了。前几年,菜场有时还会有二三两的小鲫鱼,说是野生的,稍微贵点儿。我有时也会买回家红烧或煮汤,似乎比大的鲫鱼要好吃一些,但是,总感到不如以前刀子鱼的鲜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