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子不像包子还是包子?读起来像绕口令,写下来以为是玩文字游戏。别以为这是空穴来风,生活中还真有这样的事。日前,我的朋友圈热传一则感言,说的是夏先生请老家戴南来的客人吃扬州早茶。茶社自然选百年老店,一则显示实诚的待客之道,二则也是很好的文化体验。茶社闹中取静,出脚就是热闹的文昌阁,坐下来便觉文气四袭,不由得你不静下心来。包子永远是茶社必不可少的主角,更是扬州人引以为荣的招牌。
宾主落座,嘘寒问暖,家长里短,浓稠的乡音成为别样的风景。一个城市的活力,固然有很多方面的因素,但南来北往的人经停多了,各种外来的文化在此汇聚交融,才显得别开生面。如果整天都是一个腔调,听不到一星半点的外地口音,那真是百无聊赖。记得小时候,庄上哪家来亲戚,就像看西洋景那么稀奇,倒不是客人长得特殊,而是讲得特别,让沉闷的庄子一下子呼吸了新鲜空气。听着与我们不一样的异地乡音,一方面是好奇,另一方面是鄙夷,总觉得来的客人讲得没我们好听。我们总喜欢把在我们北边的叫侉子,南边的叫蛮子,似乎我们自己最正宗,无形之中暴露了潜意识中的自大。但遇到讲普通话的,还是先矮了三分的。那种字正腔圆,那种不紧不慢,那种有条不紊,在气场上就把我们镇住了。一直到现在,我对普通话讲得好的都高看一眼,谁叫我读了中文系还拼音不会呢!
其实,别处的方言为我们打开了一扇窗户,让我们知道在别处还有个什么庄子或城市,让我们知道他们的穿着打扮也可以如此这般,让我们知道他们不仅死种田而且还会做生意,让我们知道这个世界好玩的地方多着呢。许多人带着乡愁夹着乡音,走南闯北见世面,吃苦耐劳忙打拼,什么都在变,唯有乡音难变。
我与夏先生应该是很熟了。上世纪在办公室工作时就领教过他行事的雷厉风行,看过他抓落实的顶真碰硬。当时感觉此公不好惹,咱们敬而远之,直到今天我们都很少见面,但并不妨碍对他的敬重。见面虽少,但其趣闻轶事耳闻得并不少,觉得此公不简单。上世纪80年代,靠自学考试加勤奋工作,从基层一步步走上来,既是时代眷顾,更是自身实力。他的法律素养很早养成,是全国最早一批拿到律师证的。写过文字,做过领导,当过律师,职业习惯使得他对什么都喜欢追根究底,他今天请客的包子也成了他思考的对象。
一笼笼包子热气腾腾端上,色香味形,赏心悦目,透过落地窗,赏小秦淮河边的杨柳依依,抿一口当地名茶绿杨春,搛起一只诱人的包子,细嚼慢咽,体验扬州早茶文化,岂不快哉!扬州包子名不虚传,品种之多,花色之繁,口味之鲜,客人自然心满意足,赞不绝口。最后上的一道点心,是香菇菜包,客人倒没说什么,但夏先生却心存疑虑。蒸笼上的标签明明写着“香菇菜包”,但其外形怎么看都是月牙形的饺子,面皮也没有一般包子的丰满厚实,不过香菇青菜的馅料名副其实。夏先生将其请客的过程,把一笼笼包子在朋友圈晒出,特别是名为香菇菜包更像香菇菜饺的照片更加醒目。
时代在变,各行各业都应因时而变。一只小包子可以折射社会的变迁。从当初碗口大的包子填饱人的肚子,到现在请人吃早茶满足人的面子;从过去注重货真价实的口感,到现在追求花色造型的美感;从昔日菜肉品种的单一,到现在三丁包、五丁包、汤包等层出不穷的丰富,包子已不再是单纯的食品,而变成了可食用的工艺品、可体验的地方文化。包子的演变,没有刻意追求变革,但变得又是那么顺其自然。
包子的创新探索,无论是认可的成功,还是暂时的疑惑,哪怕是彻底的失败,其中的经验教训都弥足珍贵。香菇菜包变身貌似香菇菜饺,引发夏先生的疑惑,不足为怪,换了我,也会心生“包子不像包子还是包子?”的质疑,引发这样的创新又有多大价值的困惑。
质疑和困惑,实则反映了当下社会的一种创新焦虑。有人说不创新等死,创新找死。看似调侃,实则反映了很多人在创新面前的无奈无助。谁不知道唯有创新才能成功,但又有谁能随随便便成功?扬州包子个头由大变小,品种由少变多,口感由单一变多样,馅料由大荤为主变为荤素搭配,制作由凭经验变为靠标准,变得更加适合现代人要求的营养科学、安全可口、赏心悦目。包子一直在变,将来还会变,只有不断变,才能步步赢,这是过去的经验,也是现在的趋势,更是未来制胜的法宝。
包子变得不像包子,还是包子吗?这样的疑惑现在下定论还为时过早。让其充分经受市场竞争,接受顾客评价,才是正确的态度。顾客认可了,自然会传承于世;顾客不买账,哪怕噱头再多,也会悄然退市。市场是一面筛子,社会大众需要的才不会被遗漏。
扬州包子之所以成为地方传承的文化,历史悠久是其表象,以需求为导向不断创新,才是其本质。成百上千年的演变,包子不再是过去的包子了。无论是荤素搭配的五丁包,还是别出心裁的灌汤包,抑或是美不胜收的包子鲫鱼嘴,都是应对市场挑战的创新之举。至于品尝包子之余,听扬州小调、赏扬州美景,也是与创新相配套的锦上添花。这些品牌包子,经历了长期变革,经受了反复打磨,得到社会认可才流传至今。当然,在这个过程中,也不是所有的创新都成功,有些只是昙花一现,有些也是“折腾走一回”。我们根本犯不着为“包子不像包子”犯愁,市场会决定去留。
环顾四周,类似的创新焦虑并不少见。突出表现为,忽视内容的改进,一味在形式上求变,乃至“为了创新而创新”。工作情况各不相同,有的碍于历史原因、基础条件、自身能力等因素,一时难以创新求变,达到理想效果,这时候更需要创造条件,谋求更长远更系统的创新。倘若急于求成,为变而变,只是在形式上引人注目,不管问题是否真的解决,也许会带来一时的轰动效应,自己达到个什么小目标,但这种“伪创新”,于事无补,于社会有害,个人留下笑柄事小,让事业受损,则罪过就大了。令人担忧的是把包子做得不像包子的所谓创新,还在个别单位间歇上演,他们用这些夸张变形的假动作,对付本该严谨踏实的工作要求,让人扼腕叹息。
包子做得不像包子,东西还是能吃的,不会造成浪费,如果你嫌它名不副实,不吃就是了,没什么大不了的。但我们的工作如果只求形式变新,不解决实质性问题,那就是哗众取宠的形式主义了。这也许就是“包子不像包子”的创新焦虑。(金沙人)
实习编辑王伟
制作曹宇
责编肖东
审稿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