鲫鱼介绍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意外鲫鱼钓组钓鲤鱼的玄机是什么
TUhjnbcbe - 2023/7/13 20:27:00
青少年白癜风的症状 http://disease.39.net/yldt/bjzkbdfyy/6124348.html

钓鱼,即使准备得特别充分也会有意想不到的情况发生,应对意料之外的情况就是要灵活运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及时做出调整。

我钓鱼时遇到的问题:同样的无可挑剔的鲫鱼标相,为什么用大钩粗线的鲤鱼钓组却屡屡以空竿收场呢?当时我分析可能因为水温变低,鱼的活性下降进而导致进食动作变轻所致。既然摸到了规律,那就按照钓鲫鱼的方法钓下去吧。

到鱼情不好的时候,真的没办法,玩玩黑坑吧!

一番侦查后,我相中了一个仅有10公里路程的黑坑。它的优点是,里面的鱼都是原坑鱼,我曾观察过几次,上钩的都是鲤鱼,也有少许草鱼,力道还算生猛,那些常客们都在用大力马子线,足见这里的鱼的性格。

钓鱼这事最怕的就是应对陌生水域,面对陌生的水域,信息都源自观察别人或道听途说,自己不伸手永远不知道水下的真相。下午4点,我们一行两人到鱼塘,直到傍晚一口都没看到。掰了发光棒后,我这儿倒有几次很轻微的标相,朋友则屡次空竿。

他不时嘟囔一句:“浮标送得这么好,咋没鱼呢?”我给他解释说:“可能是小鱼在闹,看我调得比较钝,信号就不明显。”他接着又是几次空竿,我禁不住诱惑,开始注意他的浮标。没过两支烟的工夫,他的浮标再次上升,是那种匀速的稳稳的上升。升起来足有六七目时,我忍不住提醒他提竿,他则胸有成竹地说:“白扯,空竿。”为了证明给我看,说话间他一抖手,果然是空竿。真邪门了。

用鲤鱼钓组屡次遭遇送标并脱钩,于是改用鲫鱼钓组

到了晚上9点左右,按说小鱼崽子们不应该闹了,起码不会这么频繁地闹钩吧?能解释得通且符合标相特征的只有讨厌的鲫鱼了。鲫鱼确实不受我俩待见,不过这小东西可以提神啊,尤其在这快要打瞌睡的时间段,手上有点事总比干坐着强吧!可我的伙伴却雷打不动,打死也不钓那玩意——玩鱼塘已然是无奈之举,还要在塘子里钓鲫鱼,这简直太无聊了。

改换小钩细线挂小饵

我把竿包翻了个底朝上,终于拼凑出一套鲫鱼线组,七手八脚组装上后,向他浮标的位置斜抛出去,尽量向他的窝子靠拢。没一会儿,发光棒轻顿了几下后出现一个送标。我一提竿,手感颇重,是鲤鱼!这么经典的鲫鱼口居然会是鲤鱼!

因为用的是细线小钩,我不敢发力,折腾了一会儿才把鱼弄进鱼护。这个时候,我开始怀疑是不是这里的鲤鱼的咬口就是这样轻,因为我早就发现,养殖的鲤鱼会出现大量送标标相,不过这仅仅是怀疑而已。直到第二条同样标相的鲤鱼上钩后,我的这个怀疑才得到证实。

更换鲫鱼钓组后,钓获的竟是鲤鱼

那么问题出现了:同样的无可挑剔的鲫鱼标相,为什么用大钩粗线的鲤鱼钓组却屡屡以空竿收场呢?

当时我分析可能因为水温变低,鱼的活性下降进而导致进食动作变轻所致。既然摸到了规律,那就按照钓鲫鱼的方法钓下去吧。我的伙伴见状连夜改装钓组,之后遇到送标即中鱼,一直钓到次日天亮,全是鲤鱼。一夜之间,我俩成了名副其实的坑冠。

在接下来的近两个月时间里,我俩盯住了这个小坑,直到11月初彻底封冻前,我俩每次去都有所收获。在后期,水边通常只有我们两个人,那些经常光顾的钓友都因屡屡空*提前猫冬了。

换了小钩细线后,每次送标都中鱼,一时间我俩的鱼竿此起彼落,一直持续到天亮,着实过了一把钓鱼瘾。

回想9月初的时候,我曾怀疑空钩是因为水温变低,鱼的活性下降,进而导致吃口较轻。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么封冻前的这段日子,这里的鲤鱼应该处在张不开嘴的状态。

可事实上,在带着冰渣钓鱼的那几天,标相依旧,上钩后也没感觉到鱼的反抗有明显下降,除了耐力不如秋天,冲击力毫不逊色。这就说明我当初的分析是错误的。尽管我灵机一动,找到了对付这里的鲤鱼的办法,但是心中的疑问却没解开。

养殖鱼习惯了接食饲料机投喂的颗粒饲料,于是会出现送标的情况

养殖的鲤鱼送标好解释,因为颗粒机投喂饲料需要持续一段时间,机器开启时就是鱼的开饭时间,久而久之鱼就形成了定点定时进食的条件反射。随着颗粒持续不断地落入水中,鱼会逐渐从水体下层向水面搜索,叼住一粒颗粒后,再抬头向上去寻找下一个。

久而久之,进食后抬头向上游的动作就成了养殖鱼的习惯,所以会出现大量送标标相。可是,用鲤鱼钓组空竿甚至无口的现象又该怎么解释呢?常来这口塘子的人施钓前大多会向老板要一些原塘颗粒用于打窝和开饵,最不济也会用渔具店出售的带皮套的颗粒饵。

看到了颗粒机里的颗粒我才恍然大悟,这里的鱼吃这种小颗粒,从小吃到大,早已经习惯了。

不过,我和我的伙伴只是在商品饵中加了少许颗粒粉,可见我们的鱼饵的针对性并不强,这就说明我们鱼获多的关键应该不在鱼饵的成分,而在于我们所用的小钩细线和小饵。

可是一般来说,戒备心较强的滑口鱼对钓组的隐蔽性要求较高,养殖鱼进食则比较莽撞,而这口塘子里的鱼都是老板从自家的另一个池子里倒过来的,每天一放或隔天一放,说它们口滑未免牵强。那么,答案到底在哪儿呢?

对于张嘴幅度小的养殖鲤鱼,我们便可以用鲫鱼钓组施钓

这个谜底在我懵懵懂懂钓了两个月后最终浮出水面。那是我们最后一次去那儿钓鱼,水面冰封了一大半,鱼塘老板怕我俩空*,很热情地打开颗粒机,问我们要不要原塘颗粒打窝子,我们欣然接受。

我想,毕竟水凉了,在不同的位置分别扬上一把颗粒,然后轮流施钓应该是个办法。于是,我端着饵盆走过去瞧了瞧,不想这一看令我恍然大悟——别的鱼塘老板投喂成鱼的颗粒饲料都是大颗粒的,而他的颗粒机里却是喂幼鱼或鲫鱼的小颗粒。问题应该就出在这里。

以往,钓友们笃信的是鱼经常吃到什么就用什么作鱼饵,或者以这个线索来决定饵料的成分,但是却无一例外地忽略了钓饵体积的问题。

按照常识,渔具店出售的带皮套的大颗粒是抠坑的万能鱼饵,若能用原塘颗粒则更理想,可是大多数原塘颗粒并没有皮套,于是钓友们将原塘颗粒用水化开,做成面饵。这两种饵料非常普及,普及到了可以不假思索的程度,然而,在情况特殊的时候,这种“不假思索”往往便是漏洞。

面饵的上鱼速度肯定会优于颗粒饵或其他固态饵料

鱼为什么喜欢原塘颗粒?因为习惯。这种习惯也包括它们的进食动作——它们习惯了饵料的体积,只需把嘴张到适当大就可以吞入,体积稍大、口感稍有不对就会放弃,这一过程体现在浮标上的动作就是略微一顿或轻轻一拱;即使不放弃,大饵团也不能顺利入口。

这就是我头一次去这口塘子钓鱼时,浮标仅有轻微的标相,或者送标很高却空竿的原因,这也是其他钓友没我俩钓得多的原因。这不得不说是一个重大的发现。

既然鱼饵的体积对惯口鱼有很大的影响,那么其他因素的影响又有多大?比如硬度。当然,有人会说直接把原塘颗粒套上皮套做成钓饵最简单、最有效。这点我并不否认,但有一点要注意,面饵的上鱼速度肯定会优于颗粒饵或其他固态饵料。

添加面饵的某种成分的目的就是尽量模仿惯口鱼的食物。关于这一话题还有哪些应当注意的事项,其中哪些是必须重视的,哪些是可以忽略或者马虎一下的,这有待我们继续探讨和试验下去。

钓鱼,即使准备得特别充分也会有意想不到的情况发生,应对意料之外的情况就是要灵活运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及时做出调整。只要能及时动手,灵机一动的发现或许就是撬开鱼嘴的金钥匙。

1
查看完整版本: 意外鲫鱼钓组钓鲤鱼的玄机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