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看了一个视频,某钓鱼领域创作者用水下摄像头记录了一段令人费解的画面。
视频内容是使用酒米打窝,窝中虽然聚集了大量的鲫鱼,但用朝天钩挂红虫逗钓时却很难吸引鱼群索饵,更多的则是在吞食窝料。
无独有偶,前段时间我在观看一场直播秀时也曾遇到过类似场景,直播内容为钓鱼与水下拍摄同步录制。
直播过程中窝点内同样聚集了大量鲫鱼,主播用红虫不断地逗钓却很少有鱼咬钩,长时间的无效垂钓令观者充满了质疑。
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鲫鱼只吃窝料而不吃红虫呢?这个问题在前者的评论区以及后者的直播间内产生了激烈的讨论。
我手里也有一套水下拍摄设备,专门用于观察鲫鱼在冬季不同温度变化下的觅食行为,而以上画面亦有所记录。
确切地说这种现象并非个例,其根本原因则在于钓手对鲫鱼的习性以及垂钓技巧方面有待提高。
去年冬季我在拍摄水下视频时,通常会准备一只桥筏竿伺机下竿垂钓。可结果正如案例所述,当窝中存有大量酒米时,无论使用什么饵料鲫鱼都很难咬钩。
也唯有窝料被清空或剩余窝料被鲫鱼拱食陷入泥底后,窝中逗留的鲫鱼才会对钩饵产生兴趣。(小杂鱼不在此列)
众所周知,鲫鱼的进食量会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变化。比如秋季,为了储备过冬的能量食量相对较大。
进入冬季后由于水质偏瘦缺少食物,加之水温偏低导致其活性与食量均有所减弱,这是鱼类生存的自然法则。
基于此,我们在冬季垂钓时,对于窝料的投喂量一定要有所控制。
聊个亲身体会:我哥们“游鱼哥”的父亲是一位传统钓高手,窝料仅是自制的丁香酒泡碎米,饵料则是蚯蚓或红虫。
如此简单的搭配却一点也不耽误爆护,几次相约野钓都令我们小辈汗颜。
事实上,很多老年钓手的爆护秘籍就在于控制窝量。通常是以少量的酒米打窝,作钓时再进行多次少量补窝。
重点则是,每次窝料的投喂量均不超过一元硬币般大小,服不服?先别杠,继续往下看。
有很多钓友误认为窝量大相应的诱鱼性会更好?可恰恰相反,鱼类进窝是受窝料的味型趋使,与投喂量的多少并没有什么直接关系,后者仅是决定了鱼类的消耗时长。
请记住,打窝不是请鱼吃饭,只有鱼类吃不饱时才会形成长时间逗留。
正如文章开头列举的二个案例:前者是主播第一次打窝后找不到拍摄窝点又进行了二次补窝;后者则是窝点内投喂了大量的酒米,鲫鱼已呈现出卧在河床上进食的安逸画面。
试问,在食物充足的基础上,鱼类为何还要消耗过多的体力去逐饵呢?即便是钩饵吸引了鲫鱼的注意,其开口性也较弱通常是浅尝为止。
综上所述,又延伸出另一个话题,即“打窝后需要等待多久再下竿”?
这个话题我曾写过相关的文章并制作了同期视频,感兴趣的钓友可自行翻阅,这里仅做简单的叙述和补充。
所谓等待发窝的时间,实质是指“选点打窝-鱼类进窝-适应开口-聚集效应”的演变过程。
其规律可归纳为:“窝料的味型越浓相应的等待发窝时间越短,水温越低相应的等待发窝时间越长”。
在此过程中还需根据鱼类的个体、食量来控制窝料的投喂量,其最终目的是达到窝中有鱼群聚集却又缺少食物。
所以很多时候,正是我们钓鱼人的作钓习惯才改变了鱼类的觅食行为。当垂钓没口时,不妨从自身的垂钓技巧上找找原因。
文章的最后分享一下个人观点:水下观察仅能展示某个水域或某个时间段鱼类的习性,所以不必纠结,真把鱼研究透了垂钓还有什么乐趣可言,您说呢?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