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还有公式吗?还真有,而且不少。其实我本人是不太喜欢将钓鱼公式化的,没必要也不现实,经常看我文章的都知道,我向来建议钓鱼要灵活变通,要根据鱼情选择方法,或者因地制宜。不喜欢归不喜欢,但实际钓鱼中公式确实存在,并且很多钓友都在用。当然了,大家对这个情况肯定也是褒贬不一的,有人不喜欢,有人觉得有价值。客观的说,对于新手还是有些参考价值,毕竟新手啥也不懂,你和他说根据鱼情选择装备和钓法,他会觉得你说了和没说一样。闲话不多说,今天和大家分享一下常用的几个公式吧,不知道各位有没有用过!
第一个:配饵料的公式这个我相信只要是经常用商品饵的钓友肯定都知道,也根据公式去配过,即:基础饵+主攻饵+状态饵+添加剂。我在其他人的文章里还看到过具体的参考比例,比如基础饵60%,主攻饵30%,状态饵10%,添加剂适量。这里的基础饵指的是味道清淡、含有大量谷物粮食的饵料;主攻饵是专门针对某一种鱼的饵,包装上大多带有目标鱼的名称,如xx鲫、xx鲤等;状态饵顾名思义是调节饵料状态,如增加或减少雾化、控制比重等;添加剂一般是增效的,辅助用品,用量较少。前几年按照这个公式搭配饵料的人很多,当然现在肯定也还有,只是少了一些,因为如今风向变了,商家们又开始推销“一包搞定”的套路了。
第二个:浮漂吃铅量选择公式浮漂是钓鱼人的眼睛,所以很多钓友都非常重视它,从材质到形状,从长短到粗细,再从吃铅量到调钓,而且还得看同心度、漆水、做工等等,可见重视程度。其中吃铅量是比较重要的一个参数,一般来说都是首先考虑的,老钓手对此自然不在话下,但新手却犯了难,于是就有人研究出了一个公式。即:(主线号数+水深)÷2=浮漂吃铅量。假设水深2米,你用1号主线,那么根据公式得出应该用1.5克的吃铅的浮漂。这个公式有参考价值,但价值不大,因为有漏洞,没有考虑到鱼竿长度、风力和流水的干扰。比如同样是钓2米深度,同样用1号线,短竿和长竿选择的浮漂吃铅量肯定不会相同!浮漂吃铅量的选择很重要,但首先要考虑的不是鱼,而是自己能不能顺利抛投!
第三个:调漂的公式这是最麻烦的,因为关于调漂我看到过太多的公式了,别说各位钓友了,就算是我经常在写文章、在研究这方面的,看了也一样头疼。为了不给大家添堵,调漂这块我就不讲公式了,讲讲自己的一些经验吧。无论你是钓什么鱼,不管是鲫鱼还是鲤鱼,只要是野钓、钓底,在用一些比较轻的饵料时,都可以用小跑铅,所以小跑铅应该要学会。即:无钩调平水挂上钩饵钓二三目,此调法八字环触底、子线横躺,所以子线尽量短一点。如果是用商品饵,在钓鲫鱼、鯝鱼等小体型鱼时,咱们就不要调太高,基本上带钩调五六目即可,钓目大多在二三目,只要线组搭配不离谱都没事。同样是商品饵,如果是钓鲤鱼青鱼,那就建议调高目了,你可以调到8~10目,然后钓3~5目都可以。如果是钓浮,一般都可以带饵调漂,此时调目即钓目,不过调的越高相对越钝,调的越低相对越灵。
第四个:选择子线的公式这个就比较简单,一般情况下为了保护主线及上面的配件,所以子线都会比主线细。但是太细又不行,因为子线太细的话,主线粗就没有太大意义了,毕竟能不能把鱼拉上来主要看的是子线的拉力值。所以通常情况下子线就比主线小个一二号,如果用百分比来表示,那么子线的号数基本上是主线的60%~80%。如果水底平坦,无障碍物,你想尽可能保证线组发挥出最大拉力,那么主线和子线越接近越好,比如主线用1号,子线可以用到0.8。反之,如果容易挂底,或者怕影响主线寿命,那么主线和子线的粗细尽量相差大一点,比如主线用1号,子线可以用0.6甚至0.4也行。
第五个:泡酒米公式钓鱼人动手能力强,平常也喜欢捣鼓窝料饵料,其中泡酒米应该是大家最常做的东西之一吧。制作的多了,自然也就找到一些规律了。泡酒米用的比较多的公式就是,1斤米+毫升白酒酒+20毫升蜂蜜+15粒维生素b2+1包添加剂。你们不信就去搜泡米的配方,大多数作者都是按照这个公式给你们说的,而且上面说的“添加剂”,大部分人用的是牛B鲫,要么就是麝香粉、鱼味精之类的。补充:一斤米配毫升白酒,如果大米不进行炒制,那么泡出来就是不干不湿刚刚好,但你要是想干一点那就加80毫升,想湿一点就加毫升。
好了,文章就写到这里了,其实钓鱼中还有挺多公式的,我就是举了几个比较常见的而已,如果大家有什么补充可以在下面留言。其实咱们有经验的钓友都知道鱼情瞬息万变,所以钓无定法,应该根据鱼情去灵活变通,但这些公式呢我们也不能直接一句话否定了,毕竟这些也是前辈们经过不断的垂钓总结出来的经验,摸索出来的规律。虽然不是万能的,但对于某些情况还有有用的,对于新手也有一定的参考意义,大家客观看待便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