鲫鱼介绍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洪源生地铁修到我家乡
TUhjnbcbe - 2020/10/7 17:13:00

我的家乡杜家寨村位于太原市小店区小店街道办最南端,是个普普通通的小村子,村庄虽小,但历史久远。听村里面上了年纪的人讲,村名起源有两种说法,一种传说是北宋名将杨继业之子杨七郎的次妻,杨门女将之一——杜金娥,曾经在这里或居或驻或战,另一种说法是明朝九营十八寨之一。

我家住在村子靠北的地方,门口是村里的南北方向主路,村委会(原来的大队部)附近。上世纪六十年代末,我经常与小伙伴们在村子的北面、东面玩耍,房前屋后,田间路旁,树下房上,处处留下了童年的足迹。又在村子北面的学校上学,因此对于这一片地方非常熟悉,有着深厚的感情。现在,因为太原地铁2号线的最南端就在村子东北角如火如荼建设,因此我想记忆些过去,留下些印象。

年我上小学,学校在村子北面的一个庙里,庙里面有两颗大槐树,当时不知道是什么庙,后来才明白是真武庙。村子西面是汾东南路,(原来叫太茅路或者国道),紧邻路东由北向南是小店区的一条主干渠。村子北面有一条从西向东的支渠,渠上有个桥,是孩子们上下学的必经之路。支渠环绕着我村的北面、东面,浇灌着我们村以及东南面几个村子的土地。每到春天村西主干渠放水,村子北面的支渠里便流淌了满满的水,柳树将长发垂在水中,倒映出婀娜多姿、阳光明媚的春天。夏天,渠堰上长满了各种各样的草、野花,一排排柳树或者杨树,绿树成荫。秋天,生产队就派人重新清淤挖渠,清理杂草,这样水渠就干净了许多、顺畅了许多。秋风吹来,树叶纷纷飘落在水渠、渠堰上,我便拿上扫帚、袋子把树叶扫成一堆一堆的,然后装到袋子里,背回家作为羊秋冬的饲料。学校离水渠很近,有时候小伙伴们放学后也不回家,就在干渠里打打闹闹、冲冲杀杀、舞枪弄棒,经常玩儿的浑身上下都是土,一直到天昏地暗才找见书包匆匆忙忙回家。

村子的东面是大片的庄稼地,地的北面有条退水渠,上世纪七十年代人们种水稻时,待插上稻秧后,端午节前后,稻田上蜻蜓成群结队,漫天飞舞。中午,小伙伴们要么赤脚在田埂上,要么在水渠堰上,追着赶着“钓荷息”(当地土话,不知道写的对不对,笔者孤陋寡闻,才疏学浅,没有专门研究,取“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之意),也就是就玩钓蜻蜓的游戏,忙的汗流浃背,不亦乐乎。夏天的夜里,青蛙“呱呱”的叫声是美妙悦耳的催眠曲,它们的嗓门很大,叫起来十分响亮,此起彼伏,一阵又一阵的。秋天,等水稻收割后,退水渠里的鱼经过一个夏天的自然生长,也多了、也大了。于是星期天时,几个小伙伴们相跟上去捉鱼摸虾。退水渠里有的地方高,有的地势低,有的地方水多,有的地方水少,低洼的地方水自然多,我们就挽起裤子,用手垒好泥堰,前后堵住,弯下腰来,有的埋头用双手使劲捧水,有的用脸盆舀,快速把水泼出去,转移到堰的另一边,这样水慢慢地少了,水快干的时候,就可以看见有大鱼来回游动,说大也不大,也就是一掌长,小伙伴们就迫不及待兴奋地抓鱼。一般是鲫鱼(我们当地叫鲫片),运气好的时候,能够抓到十几条,有大有小,偶尔也有一两条鲶鱼,一起放在脸盆里。弄的身上脸上全是泥,因为那时候小店区农村基本上不吃鱼,我们怕大人们骂,身上有鱼腥味,只好悄悄地到一个小伙伴家里,瞅大人们下地劳动,把鱼简单收拾一下,放一些盐,没有其它调料,关住门偷偷地煮,说是解馋,其实更主要的是闹着玩。

村子东北角斜坡上,有十几颗枣树,是本村一个老爷爷家自家的,他家在村子的边上,北面是退水渠,东面是庄稼地,偏僻人少。秋天,还等不及白露过后枣儿红了,我们就利用中午人少,几个小伙伴相跟上,蹑手蹑脚、偷偷摸摸地在树下打枣。人小树大,难度也很高,只能是拿碎砖破瓦,用劲力气往上扔,掉下几颗算几颗。枣儿还青,用手擦一擦,顾不得泥土就往嘴里面塞,咀嚼起来也不知道是什么滋味。因为老爷爷操心,耳朵似乎很灵,一有动静就出来,不过他始终也追不上我们几个,所以每次偷到手,小伙伴们就感到特别开心,听着他在后面一边走,一边高一声低一声地叫骂着,我们赶紧跑了。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我参加工作离开家乡,但是我始终

1
查看完整版本: 洪源生地铁修到我家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