鲫鱼介绍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部分主养区鲫鱼鳃出血发病率高达90,养
TUhjnbcbe - 2021/3/23 21:03:00
青少年白癜风爱心公益         http://m.39.net/pf/a_4650572.html

“鳃出血”背景介绍

1

年该病在苏北地区首次出现

2

年起蔓延至盐城地区

3

年大丰、射阳、兴化、高邮、金湖等鲫鱼养殖大县异育银鲫的发病甚高,部分县区有高于60%的发病率,部分塘口因病死亡率高达90%以上

4

年苏北地区全面爆发

5

近几年随着鱼苗的跨省调拨、成鱼的运输已经蔓延至山东、河北、天津等其它省份

“鳃出血”的影响

1

鲫鱼产量减少

除大丰内陆地区鲫鱼成鱼养殖仍占到养殖总面积的80%外,其余地区的鲫鱼养殖面积均在减少,特别是大丰沿海地区,鳃出血连年发病,很多养殖大户不断亏损,已无资金投入养殖,纷纷弃养或者改养*金鲫等风险较低的品种;

2

精养池塘改养

盐都地区以养殖鱼种为主,成鱼养殖本身就较少,建湖地区成片的鱼塘改养螃蟹,鲫鱼精养和混养的面积都在减少;

3

年发病率

年上半年鲫鱼鳃出血的发病率来看,除建湖地区因鲫鱼养殖面积大幅降低导致发病率降低外,其余地区均在大幅上涨。东台整体区域的发病率达到90.57%,较去年同期的70.33%上涨20.24%,大丰沿海地区的涨幅达到了63.65%;

4

没有特效药

鲫鱼鳃出血发病的十一年,大量药物使用,也出现过所谓的“包治神药”,不到没起到神效,反而使病情加重,很多的养殖户上当受骗,从“富翁”变成了“负翁”;

5

滥用杀虫、消*剂

药物滥用,甚至使用禁用药物,不仅起不到治疗效果,反倒刺激鱼体,加重病情,而且在动物体内残留不仅破坏水体生态环境,还会严重威胁人类的身体健康;

6

出台管控*策

我国出台《食品安全法》、《无公害食品水产养殖用药准则》、《兽药管理条例》等多项措施,对药物进行严格管理。有的药物逐渐被禁止使用,例如孔雀石绿、硝基呋喃类、诺氟沙星、环丙沙星等,严格进行药残检测。

“鳃出血”病原体

1

感染对象

主要感染对象为异育银鲫、金鱼等,同塘混养的鲢鳙鱼、草鱼、鲂鱼、鳊鱼均不感染;

2

病原体

研究已经证实,鲫鱼“鳃出血”病原为鲤科疱疹病*Ⅱ型(Cyprinid?herpesvirusⅡ,CYHV—Ⅱ);

3

发病季节

每年的4-6月和9-10月份水温在15-30℃是该病的主要流行发病水温,水温高于30℃或低于15℃发病会自行停止(年因水质和鱼类体质问题,已经出现10-15℃发病的案例)。

“鳃出血”症状表现

1

濒临死亡个体体表严重出血

主要集中在腹部和鳍条基部更佳明显,腹部、鳃盖、鳃组织淤血、肛门红肿有血水流出;

2

“美人斑”

一侧鳃盖上有血水淤积,呈现出红斑样,俗称“美人斑”;

3

鱼鳔点状出血

打开内脏,鳔有出血点,肝胰腺出血严重,脾脏有出血点,鱼鳔点状出血是诊断的关键点(死鱼不影响鱼鳔的检测);

4

血水会从鳃部流出

鳃丝肿胀,在鳃盖张合或鱼体跳跃的过程中,血水会从鳃部流出;

5

濒死鱼眼球突出,身体发红

下颌、胸鳍基部点状充血;

6

病鱼摄食亢奋

发病时,食台吃食情况异于平时,摄食亢奋。

“鳃出血”与“大红腮”的诊断区别

1

“大红腮”

①大红鳃病的发病鱼的鳃丝特别鲜红,(如西瓜的红瓤),一旦放入水盆又会恢复原色,有别于以往发病鱼的症状;

②病鱼体色发黑的现象较多。死鱼鳃盖没有红点,死鱼的体表相对正常;

病鱼的鳔呈弥散型出血,发病时摄食下降;

④细菌性疾病,具有普发性,池塘内不同鱼类均会感染。

2

“鳃出血”

①而鳃出血病的鳔为点状出血;

②体色发黑的现象较少,病鱼发病时摄食亢奋;

③鳃盖一侧有血水淤积形成的红斑;

④眼球及下颌、胸鳍基部点状充血;

⑤病*性疾病,具有特异性,池塘内只有鲫鱼感染。

四大诱发因素

1

刺激性强的药物的不合理使用

药物的不规范使用,选用了重金属,代森铵,有机磷类,菊脂类等刺激性强的杀虫剂和消*剂进行频繁杀虫和消*,从而导致鲫鱼鳃部损伤更加严重,进一步加大了鳃出血的发生几率;

2

水质和底质缺乏良好的管理

水质与底质的恶化,造成鲫鱼的体质和免疫力的下降,残饵和粪便在池塘底部的积累,增氧机械配置不合理,造成水质和底质的恶化,鲫鱼是底栖鱼类,对底质的恶化更为敏感。缺氧等应激常常会诱发鳃出血病;

3

养殖过程中的不合理投喂

由于经济利益的驱使,很多养殖户有加大投喂量,让鱼尽快达到上市规格,销售的心理,往往欲速则不达,摄入了过多的营养物质造成鱼体内的代谢压力过大,体质下降时疾病的另一个诱因;

4

鱼种种质差异

鲫鱼养殖过程中良种覆盖率不足,大量的小苗场用于繁育的亲本存在近亲繁殖的现象,种苗的体质及抗病能力退化。

“鳃出血”防治方案

预防为主

1

水质稳定

定期使用环境改良剂(如通威底改、藻菌肽、氧多多)进行增氧、改底、调水,改善鱼的生存环境。鳃出血病很容易在低溶氧的养殖环境中发生,做好池塘溶氧管理很重要;

2

饲料添加免疫增强剂、合理投喂

甘露寡糖,免疫多糖,中草药(三*散,板*散,板蓝根末等)拌料内服,增强鱼的体质和免疫力,提高鱼体的抗病能力;

3

改变养殖模式

多品种轮养或者混养(鲫鱼草鱼混养或者鲫鱼鳊鱼混养等),改变原来的单养鲫鱼的模式,降低疾病爆发的风险;

4

鱼苗把控

一定不要从疫区购进鲫鱼种苗,鲫鱼苗种下池前用聚维酮碘配置的消*水进行浸浴消*;

5

及时准确处理寄生虫、早消*

及时用温和杀虫剂处理鱼体表锚头蚤等大型寄生虫,这些寄生虫容易在体表形成伤口,造成病原微生物的继发感染;

6

做好肠道、肝脏保健

增强鱼类的自身免疫力,把鱼类体内最大的消化免疫器官“肠道”、最大的解*器官“肝脏”调理好,鱼类的免疫力才能提高。

发病时处理宗旨

由于鳃出血病属于病*病,现阶段不存在针对直接杀灭病*的特效内服药物,因此,在控制的时候只能从抗应激,修复体质,增强机体免疫力,同时改善水体环境,为病鱼创造舒适的生活环境,使用刺激性小,具有杀灭病*作用的温和消*剂对水体进行消*,控制疾病的传播。

发病时的处理方案

1

情况一:对于池塘鲫鱼还未达到上市规格,发病诊断及时的鱼塘

少喂料或停食几天,谨慎动水,避免使用刺激性较大的外用消*药鳃出血病不宜用具有刺激性的抗生素和消*剂等药物,包括有刺激性的调水类制剂,只要用刺激性的药物,鲫鱼体表马上发红,鳃部流血,加速鲫鱼死亡。发病后,不宜进行换水,拉网刺激等操作。治疗的时候还需要注意网具的严格消*和死鱼的处理,防止疾病通过网具和死鱼传播。

内服:病*灵+鱼用多维

外用:五倍子+季铵盐络合碘泼洒

2

情况二:对于池塘鲫鱼已达到上市规格,爆发较快的鱼塘

发现疾病后:上午使用通威解读快+高稳VC,6小时后使用蛋氨酸碘全池泼洒。较聚维酮碘而言,蛋氨酸碘的刺激性更小,对控制病*的传播效果更好。池塘内开足增氧机,入夜前使用增氧片全池干撒。上述方案连续使用3天

如水质指标不良:下午使用沸石粉(5-10公斤亩米)或者通威亚硝克处理养殖水体的氨氮和亚硝酸盐;

减料拌药饵内服:投喂量为原来的1/2-1/3,每天喂料1次(喂料时间在下午使用蛋氨酸碘消*1小时以后),使用(*芪甘,甘露寡糖)+高稳VC20克+五*,连续使用5-7天。如果有细菌继发感染,可以在药饵中添加合适的抗生素。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部分主养区鲫鱼鳃出血发病率高达90,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