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阴血骤虚,元气耗损,百脉空虚。
产妇由于分娩时的产创出血、产时用力、出汗等,导致产妇处于气血虚弱、百脉空虚的状态,中医有“产前一团火,产后一盆冰”之说。容易出现虚弱、怕冷、怕风、多汗、微热等现象。若失于调养,容易罹患“月子病’’(中医称之为“产后病”)。
(二)易发生瘀血阻滞现象。
“十月怀胎,一朝分娩’’。元气亏虚,运血无力,气虚血滞,易出现产后腹痛、恶露不绝等症状。
(三)泌乳育儿。
(四)子宫缩痛,排出恶露。
病理特点产后病证种种,总以“虚”、“瘀’’居多。无论何种病机,其发病因素不外乎:一是产后生理变化;二是素体禀赋不足;三是产后摄生失慎。其中前者是必然因素,若这种异常变化,超过生理常态,则可发生疾病。
日常中医保健知识重视“三审”,防病于未然。
产妇之产后身体状况,可以通过以下几方面进行判断:
(一)审少腹痛与不痛,辨恶露有无停滞。
若腹痛拒按、下腹有块为瘀阻;无腹痛或腹痛喜按为血虚。
(二)审大便通与不通,验津液的盛衰。
大便干结、秘涩不通为津液亏损;若大便通畅,为津液尚充。
(三)审乳汁行与不行和饮食多寡,察胃气的强弱。
乳汁量少、质清,乳房柔软不胀,纳谷不馨属脾胃虚弱;乳汁充足,胃纳如常,为胃气健旺。
产后养生须知
(一)寒温适度,起居有方根据气候变化,恰当着衣,以免伤寒或中暑;居室既要避风,又要保证空气流通;避免汗出当风。睡眠充足,适当运动,避免过分屏气努责,防止恶露不绝、阴挺下脱(子宫脱垂)等病症的发生。
(二)饮食易清淡,有营养,好消化产妇的饮食应注意:在保证足够的水分和均衡的营养的前提下,尊重产妇的饮食嗜好。注意食物的色、香、味、形,以增进食欲;保证食物种类的多样化,以少食多餐为原则,不宜多食寒凉、生冷或过于辛热、煎炸、肥腻的食品。
(三)保持心情舒畅,创造安和的育儿环境
(四)产后百日内,不宜交合。
(五)谨慎用药与进补。哺乳的产妇用药或进补要谨慎,以免给婴儿带来潜在的风险。
(六)如发生月子病症状,建议45(4天产褥期,理论上产妇身体应恢复)天以后做中医产后恢复相关理疗。
产妇日常中医保健适宜技术和方法产后经常出现下述症状:产后乳汁蓄积或缺乳、腹痛、便秘、多汗等。以下是常用的中医诊断及保健方法。
儿枕痛(产后官缩痛)
(一)临床表现:产后三、四天内,下腹部阵发性疼痛,哺乳时加重,不伴有寒热,恶露无异常。
(二)适宜技术:
1.饮食调理:
(1)山楂肉0克,红糖15克(冲),水煎服。
()益母草0克,生姜片,红糖15克(冲),水煎服。
()红糖煮鸡蛋1-个。
.穴位按摩:可以选用三阴交、足三里、关元、中极等穴位按压。
产后乳汁蓄积(一)临床表现:乳房胀痛、乳腺结块触痛,乳汁难出或有结块;但局部无红肿灼热感,不伴有发热恶寒等症状。
(二)适宜技术:
1.乳房按摩:由乳房四周向乳头方向按摩,保证挤压乳头每侧至少有10个乳腺管喷乳为佳。
.外敷:
(1)芒硝克,分次纳布包内,敷于乳房处,芒硝结块后,更换。
()*金散用米醋调开外敷;随干随换。
()仙人掌去刺,捣泥外敷,一天-次。
产后缺乳(一)临床表现:产后哺乳时,乳汁缺乏,不足以喂养婴儿,或乳汁全无;乳房松软不胀不痛,挤压乳房,乳汁点滴而出。
(二)适宜技术:
1.饮食调理:
(1)猪蹄1只,百爪鱼适量,木瓜1只,共煮汤。
()猪蹄汤:猪蹄只(或用鲫鱼),通草4克,同炖,去通草,食猪蹄饮汤。
()鲫鱼汤:活鲫鱼洗净、背上剖十字花刀。略煎两面后,烹*酒,加清水、姜、葱等,小火焖炖0分钟。丝瓜洗净切片,投入鱼汤,旺火煮至汤呈乳白色后加盐,分钟后即可起锅。如根据口味和习惯,将丝瓜换成豆芽,效亦相仿。
.穴位按摩:可以选用乳根、膻中、少泽、足三里等穴,手指点穴,每日一次,每次每穴分钟。
产后便秘(一)临床表现:产后大便干燥,或解时坚涩难下,饮食如常,且无腹胀及腹痛呕吐等症状。常伴面色萎*,皮肤不润。
(二)适宜技术:
1.饮食调理:
(1)蜂蜜饮:清晨空腹顿服蜂蜜一匙,然后再饮温开水一大杯,轻症者有效。
()黑芝麻、胡桃、松子仁等分研碎,加白糖或蜂蜜适量,分次服用。
.穴位按摩:用双手各一指以适当的压力按压迎香穴5-10分钟。
产后多汗
(一)临床表现:产后汗出过多,不能自止,动则益甚,时或恶风。
(二)适宜技术:浮小麦0-50克,煎水,代茶饮。
喜月产后保健妈妈疗效看得见
=======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