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怎么喜欢吃猪肉但是鱼却是我的最爱,其中家常鲫鱼是我最喜欢的一道菜。这多么年吃过不少的家常鲫鱼,但是真正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十几年前一家苍蝇馆子做的家常鲫鱼。这家店很小,在环湖路中段的兴隆街口子上,店名叫“光头米汤饭”。这是十几年前的事了。那时候儿子大约十岁,微微地显露出了画画的天赋端倪,于是暑假我带他在当年还在环湖路的少年宫学画画。在这里他遇到他恩师余世涛老师。当时每周六上午一节课,下课后正值午时,我常常带着他在旁边小巷的饭馆吃饭。我小时候家里条件不好,父母难得带我在外面上馆子。有一次邻居在我家和我妈聊天,说起她和亲戚在眉山城里下馆子的事情。从她嘴里冒出来一大桌听都没有听过的菜肴,她还连连感叹说菜太多了吃都吃不完,好多菜碰都没有碰过。年少的我听得又吃惊又疑惑,这些人吃的什么啊,他们又为何不吃完呢?这个场景一直让我感慨万千,伴随我整个成长过程。所以当我有了孩子,我就希望能多带他去饭馆吃饭,见识见识世面,不至于看到一桌子菜就束手无措无从下手。儿子读小学初中时我一直在开书店,虽然收入并不高,不过一周带着儿子下一次馆子还是可以的。就这样,我们母子每周六中午都在兴隆街这叫光头米汤饭的馆子吃饭。每次基本上都是我点一份家常鲫鱼,儿子一份酱肉丝。因为他既怕辣又怕刺。那家酱肉丝好吃不好吃我不记得了,但是永远都记得他家的家常鲫鱼太好吃了!鱼肉不必说,自然是鲜嫩,细腻,香喷喷的特别入味儿,就连酸酸辣辣的鲫鱼汤汁我都要拌一碗米饭吃得干干净净。只是一年后余老师独立门户,我们就追随他了,到兴隆街的机会就少了。后来我也去寻过,那家光头米汤饭已经不再了。再后来,我围绕那个点,在眉山老城区扩大范围四下寻找无数次,皆没有找到。光头米汤饭这个名字倒是遇见过,可惜去吃,总不是那个味儿。可能他去了别的城市,也可能我寻着了,却因为时过境迁,我再吃不出原来的味道了。我自己平时在家也会经常做这家常鲫鱼,不过我老是感觉手艺欠佳。和兴隆街的家常鲫鱼相差甚远。我最拿手的家常菜并不是家常鲫鱼而是凉拌鸡肉,在外求学的儿子每个假期回来的第一道菜必点凉拌鸡肉。相隔千里的儿子有一天打电话问我,家常鲫鱼的做法。我很意外,因为他从小就不爱吃鱼啊!万万没有想到长大了的儿子主动学习的第一道菜竟然是家常鲫鱼!恰好,那天央视经济频道有个美食节目正好播放的是在我们眉山东坡水街拍摄的家常鲫鱼的制作过程。厨师也是眉山人,好像还是苏轼酒楼的厨师亲手操刀。想着要提高一下自己的厨艺,所以我看的时候特意做了笔记,录了视频。没想到最先学做这道菜的是儿子。当儿子问起做法时,我详细的做了介绍。只是不知道后来儿子做得如何,学会没有。人的饮食习惯是一件非常奇妙的事情。当我们母子有大把的时间朝夕相处的时候,我吃我喜欢的家常鲫鱼,儿子吃他喜欢的酱肉丝。当我和儿子相隔千里难得一聚之时,他选择了学做我喜欢的家常鲫鱼,而现在我也选择了做酱肉丝。
青衣街的阿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