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伏之后,空气中的闷热感,是越来越明显,有时候就算天阴刮风,身上也是油腻的,钓鱼想要有个好渔获,就变得越来越困难,尤其是野钓,哪怕我们不奢望大鲤大草,能来上几斤野生鲫鱼,也能满足了,但是不少钓友都发现,最近很多野外水域中的鲫鱼,都开始不同程度的浮头,底钓是基本上没戏了。
钓友们都知道,一旦天气闷热,水底会缺氧,所以不少鱼群会上浮,但是入伏后的鲫鱼浮头,则更多是因为水中的藻类繁殖加速,也就是说,越是较肥的水质,鲫鱼浮头的概率越大,这会加速水底氧气的消耗;这种情况,不止会让鲫鱼浮头,同样,因为大量滋生的水藻,让鲫鱼并不缺食物,也不缺营养,所以鱼口很是糟糕,即使我们打浮,也不会有好效果,这时候,我们就需要多管齐下了。
第一招,改饵料味型的同时,一定要注意改饵料的比重不少钓友都想到了把饵料的味型改善一下,变得素淡一些,其实在入伏之后,鲫鱼的食物来源很多,不管是水草、水藻,亦或者雨天冲刷到水中的食物,甚至光是水面上的昆虫尸体,都能满足鲫鱼群的食物需求,所以味型怎么调整,无非就是比没口,变得略好一些,总体来说,调整饵料味型的意义其实不大。
真的需要改善的,是饵料的比重,入伏后的鲫鱼群,大部分都在中上层游曳,甚至会在最热的时候浮头,饵料沉底,对鲫鱼来说毫无诱惑力,反而是把饵料比重减轻,增加其落水沉底的时间,反而有极大的可能性吸引鱼开口进食。
第二招,直接钓浮、打行程不少钓友可能会发现,这个季节用麦子、颗粒、蚯蚓等饵料作钓,效果是不如有些老鸟用商品饵打频率的,原因就在于此,老鸟们知道这个季节鲫鱼的生理习性,继续钓底的效率,其实是很慢的,所以会之际二用打行程、钓浮,而且商品饵在水中雾化,也容易加剧消耗水底的氧气,更容易把底鱼打浮,所以直接采用钓浮、打行程的钓法,效果更好。
在这里唯独需要提一嘴的,就是打行程用的浮漂,建议一定是翻身快的短脚长尾漂,这样翻身快一些,饵料比重轻一些,一旦中途截口,漂讯的反馈也会快一些,虽然我们打行程的时候多建议用翻身慢的浮漂,但是入伏后,鲫鱼的鱼口普遍较轻,再用翻身慢的浮漂,中钩后的讯号传导会慢一些,不利于我们抓口。
第三招,加长子线,或者改用飞铅钓
因为我们计划钓浮,所以符合增加子线摆幅,增加诱鱼几率,尤其是行程中的诱鱼几率,那么加长子线,这就是另一个有效手段,子线越长,钩饵沉底的摆幅就越大,这就给中上层游曳的鲫鱼群,增加了截口的机会;当然,如果没有准备长子线,采用飞铅钓法,也就是把铅坠直接推到漂座,也是一个不错的钓法,这样对水皮以下20厘米的鱼层,几乎说是通杀的一种钓法。
总结:夏季入伏后的高温,一直要持续将近40天,这前就算偶有几天下雨,整体来说也是闷热的,所以鲫鱼群体上浮,甚至是浮头,是一种常见现象,并不是什么特殊的情况,只要按照以上三个基本套路应对,不说爆护,但是多少都会有不少的渔获。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