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野钓,大多数钓友的习惯是两把竿,一把钓鲫,一把守鲤,这样做的好处,是静中带动,运气好鲫鱼不少,鲤鱼还能守上3~5条,运气差点,炖一盆鲫鱼汤还是有保障的,但是时间久了,钓法会比较固定,尤其是手机时代,不少钓友的习惯,是漂调好,饵挂好,抛完竿,拿出手机就守那了,收杆的时候,别人十几斤鲫鱼,自个十几条,除了酸溜溜地说个水里鱼少,却不知道自我变通一二。
化老师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叫做钓无定法,这里面其实有表里两层意思,里子的意思咱们不多讨论,仁者见仁的事,就说表层的意思,水无常形,鱼无常形,死守苦等,一旦水情鱼情发生变化,那就是白费功夫了,作为存活量、分布最广的鱼种,想要钓到鲫鱼并不难,但是想要钓的多,那就尤为强调灵活了,那么,我们一般在遇见哪些情况,需要作出灵活调整呢?
一、气压变低、溶氧降低时
气压和溶氧是呈正比的,气压越低,溶氧越低,气压越高,溶氧越高,在一天之中,其中并不是一成不变,相应的,溶氧也不会24小时无变化,一般早晚气压偏高,溶氧比较适中,午间气压变低,溶氧开始减少,所以不管是钓什么鱼,一般都是早晚鱼口略好,中午鱼口一般,甚至很差,除开温度因素,基本上都是水中溶氧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有个老话,叫做神仙难钓中午鱼,并不是说中午钓不上鱼,其实主要原因是中午气压升高,溶氧、水温,对于鱼来说,有了变化,要么会游曳到深水区躲阴凉了,要么就会在上水层富氧区觅食,我们不一定时刻了解气压变化,但是当鱼口发生变化时,要及时找鱼层,不要死守底钓。
二、草边守钓,鱼口减缓、闭停时俗话说,钓鱼钓草,无草无鱼,所以不少钓友野钓专钓草洞、草窝,这并没什么毛病,但是钓草窝的时候,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打窝发窝之后,鱼口很好,连杆不已,但是持续周期很短,也就十几分钟,到半小时的连口都很少见,随后就会变缓、直到闭停,这期间补窝续窝,能勉强续口,但是很难恢复到刚开始的连口。
导致这种情况的原因其实很简单,不管是自然的草洞、草窝,还是人工拉拽修整的草窝、草洞,都有一个共性,就是暗草多于明草,在打窝时,很少有人原因用打窝器之类,能精准放投的器具,多是抛洒酒米、颗粒为主,这就导致有相当一部分的窝料是抛撒到水草上,刚开始打窝时,生口鱼会主动抢食,所以鱼口很快,连杆不已,但是并不是所有的鱼都被钓起来,还是有相当比例的滑口鱼存在,这些鱼对钓饵警惕性很足,多会以水草上的饵料为食,所以鱼口自然变缓,会闭停。
这种时候,第一建议是换钓点,可以换一个草窝子接着来,因为抛撒窝料的劣势就在于此,没有什么好的解决方法;如果钓点不好换,则建议改鱼层,当底钓鱼口变缓时,补窝后,就建议打浮、打行程,同时更换饵料,换成软黏饵,既要避小鱼闹窝,也要增强饵料适口性,有极大的几率可以继续连杆。
三、水面突然起风,持续时间还不短钓鱼最害怕没风,但是也害怕突然刮很大的风,而且持续时间还很久,这是因为小风能增加空气和水面接触,溶氧会变得很好,鱼群会很活跃,但是突如其来的大风,持续时间再久一些,会导致水面、上水层的浮游生物、昆虫、草籽等,跟着水流发生变化,鱼群此时会追逐食物,就算我们加大窝料的数量,于整体而言,变化不大,鱼口会变缓;
这个时候如果加大窝料的数量,鱼口没什么变化的话,那就没什么问题,如果鱼口减缓、变差,那就建议更换钓点,往下风口走;如果实在不愿意更换钓点,那就改为打浮,就打上水层,同时开比重轻的窝料,不要怕小鱼闹窝,以打截口为主。
四、水色突然浑浊水色突然浑浊有三种原因,第一种,是大鱼进窝,大鱼进窝后会搅动水底,将小体型的鲫鱼群惊走,这种我们没有什么好办法;第二种,则是水底有暗流,一般水域涨水期,会出现这样的情况,第三种是上游下雨,或者钓点下雨。
第一种,我们没有好办法,只能说说第二种和第三种,我们应该如何处理;当出现第二种情况,水域涨水,鱼层会发生变化,因为底层泥沙暗涌,会导致溶氧发生变化,底层的鱼群,会游曳到中上水层,但是因为底泥涌来的时候,会带来大量的食物,所以此时鱼层是错乱的,继续找鱼层的意义不大,底钓的话,鱼口会时有时无,并无规律,在这种情况下,建议钓离底,不需要太多,离底6~10厘米即可,这样鱼口可能会更好一些。
第三种,不管是上游有雨水,还是钓点下雨了,都要考虑到鱼层上浮,就不能钓离底了,而是要钓半水了,这里的半水,是真正意义上水深的一半,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底层无变化,但是会因为下雨,气压降低,溶氧不足,但是上水层,因为在下雨,或者上游泥沙被冲刷下来,虽然氧气充足,但是动静比较大,鲫鱼胆子小,必然不会在上水层,但是具体是什么位置,不好确定,我们从水深一半的距离,可以找鱼层,也可以打行程钓浮,必然会有鱼口。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