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夏季要防暑,不少人一到夏天就贪凉,其实寒凉食品和冷饮吃多了不仅不能消暑解热,反而会损伤脾胃、损伤胃黏膜。
比起防暑,夏天更重要的是要添“阳气”。
这时候,人体经络通达,寒邪内伏不发,选择这个时机补阳,可以预防冬季某些属于虚性、寒性的疾病。也就是我们说的“冬病夏治”。
相信不少人存在疑问:
什么是冬病?冬病夏治的方法有哪些?
有哪些冬病呢?
1.呼吸系统疾病
人体内阳气不足是患有呼吸道等慢性疾病的根本原因。
比如慢性咳嗽、哮喘、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病等,这类疾病虽在夏季少有发作,但其宿根却常存体内。
2.风湿免疫性疾病
比如关节疼痛及肢体麻木、肩周炎、风湿性关节炎等。
大多是由于经络阳气空虚的时候,风寒湿邪入侵肌里所导致的,所以阳气不充足是导致骨关节病发作的主要原因。
夏季适合进行户外锻炼,有更多的机会保养肌肉和骨骼,有助于缓解关节病痛。
3.消化系统疾病
比如慢性胃炎、慢性肠炎、消化不良等,需要控制饮食,但是冬季时营养需求大,治疗较为困难,但入夏后对热量的需求减少,更能帮助我们达到清淡饮食的目标,从而缓解各种肠胃疾病。
夏天争取“热”着过
有句老话叫“夏天不热,冬天不冷,迟早要作病”。
因此,人体要顺应自然,该热的时候就得热,该出汗就得出汗。夏天不“热”着过,冬季是要生病的。
“热”着吃
夏天吃什么呢,建议暖粉,还是要吃热的食物,这个热不单单是指温度,还有食物的性味,比如下面几种:
1.葡萄、龙眼肉、韭菜
中医养生讲究“不时不食”,夏季正值葡萄、龙眼、荔枝上市的季节,适当食用这些温热性的水果可以改善肠胃功能,促进人体基础代谢。
提醒
食用时应注意控制食量,阳虚体质、脾胃虚寒的人可多食用;但体质湿热、阴虚内热、患有急性结膜炎的人应慎食。2.牛、羊肉、鲫鱼
古语有言“伏羊一碗汤,不用开药方”,足以见羊肉在伏天的效用。
食用热性肉类时要注重荤素搭配,温凉互补。如吃涮羊肉火锅时,要多吃些白菜、冬瓜、青菜,以平衡温凉寒热。
有牙痛、上火、发烧感染症状和体质偏热的人,不易多吃羊肉。
3.姜茶
夏季喝凉茶、冷饮固然可以给体内降温,但非常容易损伤脾胃,特别是一些本身就脾胃虚弱、容易胀气的人,喝了冷饮之后会更加难受。
“冬吃萝卜夏吃姜,不用医生开处方”。
夏天就应该用姜等食物来温中散寒,把生姜、大枣一起煮水,加入适量的红糖,能温中散寒,健运脾胃。
“热”着过
1.适当流汗
“伏天汗不流,病来急白头”,意思就是人应该顺应自然,夏天体验炎热的感觉,让身体多出出汗。
所以,夏天不要长时间待在封闭的空调房中,早晚可以适当运动,健步走就是不错的选择。
2.热水泡脚、泡澡
夏季可以多用热水泡脚、泡澡,不仅能预防脚部疾病、祛除暑湿,还能提高睡眠质量,对心血管也有一定好处。
水温以40℃-45℃,温暖舒适为宜。水温太高,不仅对心脑血管病患者不利,且容易破坏足部皮肤表面的皮脂膜,让角质层干燥甚至皲裂。
穴位敷贴
还要一种非常管用的方法就是:每年头伏开始,在人体重要的穴位,外敷温和中药,也被称为三伏贴。
这种方法旨在调节人体的肺脾功能,使机体的免疫功能不断增强,从而达到振奋阳气、促进血液循环、祛除寒邪,长期坚持,效果不错。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