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仍然觉得恐惧。被问起年轻时与同盟会的关系,他一口回绝,担心满洲人会报复。这是年的马来西亚怡保市,距离辛亥革命已过去55年,不仅满人早已失败,推翻了满人的同盟会亦已瓦解,它的继承者国民*被困于台湾岛上。
这位70岁李姓老人的忧虑,不无荒诞,却给当时的年轻学者颜清湟另一种历史触感。在东南亚的华人社区,*治、革命仍是某种禁忌,通向不安。李姓老人的反应是普遍的。但当颜清湟转化了视角,只问他们是否接触过孙中山时,人们立刻活跃起来,很愿意提供自己或长辈与这位革命者的资料。比起抽象的*治理念与组织,这活生生的个体更亲切、不具威胁性。
颜清湟在马来西亚、新加坡的实地调查,最终促成他完成了这本TheOverseasChineseandtheRevolution:withSpecialReferencetoSingaporeandMalaya,我手上的中文版翻译成《星马华人与辛亥革命》,台湾联经出版社年出版,译者遵循晚清民国的习惯,将新加坡称作星洲。
我很可能是在搜集晚清资料时找到了这本书。在这背后,是我对海外华人世界日益强烈的兴趣。尽管人人皆知,康有为、梁启超的保皇会构造了一个全球网络,孙中山说“华侨乃革命之母”,但并不知道这个网络如何构建,他们如何思考,什么力量促使他们行动,怎么看待侨居地与母国的关系,怎样处理自己的身份认同??应对中国历史时,我们常困于自身的故事,不愿对外部因素加以注意,这反而使得我们的故事变得褊狭、残缺。
年夏天,当孙中山初次抵达新加坡时,他不仅不受欢迎,还需应对严重的外交事件。此刻,本地最受欢迎的中国人是康有为。自年维新失败,他流亡海外,征服了很多海外华人的心。他正说服新加坡的华人领袖丘菽园、林文庆支持他的“勤王”主张,起兵拯救受困的光绪皇帝,重启改革,令中国重获富强。
自年以来,孙中山一直试图接近康有为,他们都有着革新中国的志向。康却总在回避孙,先是觉得自己士人出身,要孙执弟子礼,接着觉得自己是皇帝之师,更不能与孙这样的谋逆者为伍。尽管皆是*治流亡者、清王朝通缉的对象,他们却选择了两条不同的道路,康只要帮助光绪复位,孙却想推翻整个王朝。
对于孙中山的理想,这似乎是个恰当的时刻。义和团运动以及因此到来的外国干预,令清王朝处于崩溃的边缘。倘若与影响力更为广泛的康有为联手,很可能创造出新局面。他再次被证明为一厢情愿,孙中山派出的两位日本联络者,被康有为怀疑为刺客,被新加坡警方扣押。孙只得亲自前往,动用他因伦敦蒙难而在西方世界获得的声名与网络,解救了他们。但殖民地总督并不同情他的努力,认为“作为一个爱国的中国人,正当中国面临外国入侵的时刻,煽起新的骚乱是不明智的”,他驱逐了孙中山,五年内禁止入境。
这段小插曲也表明,新加坡以及它归属的海峡殖民地正处于一个转折时刻。自年开埠以来,马六甲海峡上的这个港口迅速兴起,成为东南亚的贸易中心。中国人——主要来自福建与广东——迅速涌来。中国的内部危机,不管是太平天国还是宗族械斗、饥荒或是贫困,都推着人群向此地扩散。
不同地域的人占据不同的职业:福建是米商、船夫、石匠,潮州人则种植胡椒、甘密,还有渔夫、小贩,广府人是木工、砖工、裁缝与鞋匠,客家人大部分是商人、铁匠、泥工,海南人几乎都是店伙计与佣工。少数人抓住机会成为巨富,大多数则为生存苦苦挣扎。无一例外,他们对于这个殖民地并无归属感,只等有朝一日回归家乡、光宗耀祖。
反叛的基因是本地的基因。早在17世纪末,失败的反清斗士就曾避难于此,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又将一批反叛者推到此地。洪门(它的另一个称谓是天地会),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英国人在表面上统治着殖民地,地下组织才更直接地支配着普通人,他们熟知大哥、白扇、草鞋这样的头衔,也了解焚香、歃血、结拜这些仪式。
康有为、孙中山的到来,意味着这个华人社会*治意识的突然觉醒。他们的日常挫败——在英国人统治下的屈辱感、异乡的孤独、日常生活的困顿与不安——突然找到了一个明确的出口,皆是缘于中国过分孱弱,倘若能建立一个富强的中国,他们就将重获自尊。
我在福建街上闲逛,寻找20号门牌,南洋第一份革命报纸《图南日报》的创办地。年,尤列结识了陈楚楠、张永福。前者曾是与孙文同称“四大寇”的香港医学院毕业生,广州起义失败后就潜伏在新加坡,以为苦力们医治花柳病为业,并发展出自己的组织“中和堂”;后两位则是本地出生的华人青年领袖,他们都曾深受维新领袖丘菽园、林文庆的影响,但也对康有为一派的方式感到不满,认定必须采取更激烈的方式。
年至年,从上海到旧金山,支持革命的报纸与小册子迅速增加,其中最著名的是18岁四川青年邹容的《革命*》,他直截了当地诅咒满人统治,宣扬仇恨、杀戮。这些报刊也随着货品进入到新加坡,击中陈楚楠、张永福等青年的心。他们共同创办的《图南日报》,是这股新时代情绪的象征,开始在新加坡公然标榜反满、革命。
本文未完,点击"阅读原文"可获得完整内容
思想被遗忘的世界文
许知远
(作家、单向空间创始人)刊于《财新周刊》年第8期
特别声明财新文化由财新传媒出品。财新文化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财新传媒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欢迎在朋友圈分享,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