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水土,一方鱼。每一片水域里的鱼,都有着不同的当地叫法,鱼的名称一直无法理清统一。因为一鱼多名、异鱼同名的现象普遍存在,即使在同一个地区同一种鱼的叫法也不相同,也就无须做出对错的判断了。
大家熟知的鲫鱼,在本地叫鲫瓜子,而其他的地方都有着各自不同的叫法,有叫月鲫仔、喜头、鲋鱼、寒鲋的,还有叫鲫皮子、肚米鱼、草鱼板子、巢鱼、鲫拐子、刀子鱼的,叫法可谓五花八门,各有特点和来由。由于鲫鱼的外形、颜色、大小不同,又分出了高背鲫、长条鲫、银鲫、土鲫、*金鲫;在钓鱼网上,网友们称小鲫鱼麻将鲫、鲫鱼壳子、叫大鲫鱼板子、大板子、大鞋底子……无论怎样称呼,都各有其道理,无可非议。
鱼的俗名叫法不一,中文学名也不尽相同,中文学名也只是在一个区域范围内的大概统称,目前全国尚未做到统一规范化。例如:鲫鱼的中文学名有鲫、鲫鱼、银鲫;青鮠的中文学名既叫青鮠又叫小鮠;乌苏里鮠的中文学名除了乌苏里鮠还有乌苏里拟鲿、乌苏里拟鳞和青顙……上述这些都是有据可查的,类似的情况不胜枚举。
青鮠(泛称小嘎牙子)、乌苏里鮠(俗称牛尾巴)和*颡(俗名嘎牙子)同属鮠科,是三个不同的品种。乌苏里鮠体型细长,有些像牛的尾巴,多数人能把它同俗称的嘎牙子区分开。青鮠的个头比*颡小,体形比*颡细,但鱼鳍上都有三根利刺,外形酷似*颡,本地人误把它们当成同一种鱼,没有青鮠*颡之分,都称其嘎牙子。这两种鱼不仅长得像,味道也同样的鲜美,出水时都摆动着三根鳍刺,发出“嘎牙、嘎牙”的叫声,所以有了嘎牙子的称谓。在钓鱼人中几乎没人知道青鮠这个学名,细心的称其灰嘎牙子、或尖嘴嘎牙子,称*颡为虎皮嘎牙子、或宽嘴嘎牙子。在民众心里嘎牙子就叫嘎牙子,至于学名叫什么,怎么去分类,那是专家学者的事了。假如我问卖青鮠的人青鮠多少钱一斤?他一定会愣住,听不懂我说的是什么。这就是鱼的俗名与学名的不同点,俗名通俗易懂多数人知晓,而有些学名对多数人来说则生涩难懂了。
葛氏鲈塘鳢这个中文学名在钓鱼网上不算陌生,但在本地钓鱼人的圈子内却知之甚少,普通民众就更不知晓了。如果说到老头鱼,多数人都知道这种鱼,起码听说过。葛氏鲈塘鳢的俗名除了老头鱼之外,还有山胖头、沙咕鲈子、还阳鱼的俗称,但这些俗名的知名度在当地却远不如老头鱼高,尚未得到普及。可见一方民众叫出来的俗名,只有得到大众的认可共识,才能深入人心,才会有生命力得以传播。
不过,事物没有绝对的,有些俗名反而不如学名家喻户晓。例如松花江三花五罗中的雅罗鱼,知道这个学名的人多,知道雅罗鱼的俗名叫华子鱼的人反而要少得多。还有前面提到的鲫鱼,它的学名贯穿南北,而俗名仅仅当地人知晓。
有些小型鱼类因为长得有些接近,就产生了误叫和混叫,这也是俗名多样化的原因之一。比如钓鱼经常遇到的爬虎鱼,中文学名叫棒花鱼,人们对它的学名知之甚少,俗名也误叫的最多。有人叫它沙咕鲈(葛氏鲈塘鳢)或沙葫芦,还有人叫它沙狗、趴地虎(学名真吻鰕虎),甚至有人叫它川丁子(学名蛇鮈)。沙咕鲈子是葛氏鲈塘鳢的俗名,有人误用在了棒花鱼身上,狗鱼身上有斑点,棒花鱼身上也有,于是有了沙狗之称。记得一位上海的钓友称棒花鱼狗头,可能是因为它的头型像狗头吧?棒花鱼如果除去身上的斑纹其体型和川丁子还真有点儿相像,而它的体色斑纹同真吻鰕虎有几分的相似。这些混乱的叫法日久成俗,也就顺理成章无人较真了。
东北鳈和东北黑鳍鳈是两个品种,东北鰁的俗名叫老母猪鱼、黑老婆脚、山鲤子,东北黑鳍鳈的俗名叫花媳妇。现在在江边有时仍能钓到东北黑鳍鳈,但绝大多数人叫不出它的名字,只有在老钓鱼的人群中偶尔还有人能叫出它的俗名,可往往还是张冠李戴,叫它黑老婆脚(黑鳍鳈)。可见,出水量少,没有什么经济价值的小型鱼类,不论是学名还是俗名都是很难传承下来的
我在江边经常钓到的一种小型鱼,因为它的眼睛长的大、个头小,钓鱼人都称之为“小大眼儿”或“大眼”。“小大眼儿”在已知的鱼类资料的文图中没有查到,因而也就分不出学名和俗名了,大眼鱼自然就成了它的大名。
总之,鱼名原本就是由人叫出来的,叫的人多了,也就约定俗成被人们接受认可了。
我想,鱼名是为了便于人们对鱼类的识别,便于学者归类划分、科学研究,比鱼名更重要的是鱼类品种的继续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