鲫鱼介绍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本汀学钓鱼系列小鱼闹窝这都不是事
TUhjnbcbe - 2022/5/14 15:56:00

钓鱼人提问频率最高的一个问题是:小鱼闹窝怎么办?

[如何成功避小鱼(视频)]

对于小鱼,很多钓友会敬而远之,惹不起我还躲不起吗?其实,小鱼多并不见得是一件坏事,尤其是在以下两种情形下,有小鱼比没有小鱼,垂钓的效果要好很多。

第一种情况:是某些塘钓友喜欢习惯性打大窝。在没有小鱼的情况下,窝量过重,同样的人数、同样的鱼量,窝料沉积在塘底,鱼吃不完就会发酵、塘水随之变肥变臭,鱼也会逐渐变得不开口。相反,如果有大量的小鱼,窝料饵料会被小鱼消耗掉大部分,因而留给大鱼的食物有限,大鱼自然而然会有饥饿感,觅食的欲望也就会更加强烈。

第二种情况:有小鱼的塘,鱼的活性更足,也更利于我们对大鱼开口的程度作出判断。比如说刚开竿小鱼就抢食,说明鱼是很活跃的,如果连小鱼都不抢,那么,大鱼会开口的几率就更低了,所以,有小鱼是好事。

小鱼闹窝,根据地域不同、作钓的习惯不同,也会有很大区别。比如野钓,南方也好,北方也好,白条(蓝刀)闹窝的情况会比较常见。而在南方,我们不但要解决蓝刀闹窝的问题,还要应对小罗非的疯狂进攻。至于*塘或者黑坑,情况会有所改善,对于北方的黑坑,小鲫鱼、小鲤鱼闹窝的情况会比较严重,但是由于鲫鱼、鲤鱼都是大家的目标鱼种,所以钓友并不会太抗拒,而南方的*塘,小罗非霸窝就让人不胜其烦了。

根据闹窝小鱼品种的不同,我们在垂钓的时候应对的方法也是有区别的。比如蓝刀、鳊鱼幼鱼,因为这些是水面系的鱼种,一般在水的中上层活动,所以应对的方法主要是穿层。如果是小罗非霸窝,应对的方法就截然不同了,因为罗非是中下层的鱼种,但是根据大小不同也会出现上水面觅食的现象,所以,针对小罗非闹窝,我们不但要在穿层上做文章,还要在饵料的味型等方面想办法。

﹏﹏﹏﹏

蓝刀也好,小罗非也罢,在应对小鱼闹窝的时候,我们都要解决这两个问题:穿层、驱小。具体而言,我们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做文章。

01

改变饵料状态

通过水底视频,我们发现,当采用拉饵的时候,无论我们采用的是小漂还是大漂,饵球在半水被截击的几率是非常大的。这主要是因为拉饵松散、雾化强、比重相对较轻的原因。

饵料松散,在下降的过程中容易散落,形成一大片的雾化区;饵料轻,下降的速度就慢,这些对于表面系,尤其是小形体鱼种的吸引力是致命的。用这样的饵料作钓,在半水以上聚集的小鱼只能是越来越多。

所以,在小鱼闹窝比较严重的地方作钓,拉饵是行不通的。

在第十三期的《水底探秘》中,我们曾试过,同样的饵料,开成搓饵,尤其是开成硬粘的搓饵以后,雾化少了,饵球比重增大了,虽然仍有小鱼半水接食的现象发生,但是,在半水以上聚集的小鱼的数量比钓拉饵时要少,小鱼在半水以下能追上饵球的几率会降低。通过视频,我们可以得出,在小鱼多的时候,用搓饵,尤其是加粘、加重的搓饵,饵球更容易下底,避小鱼的效果也就会更好。

有很多钓友说,饵球搓硬了、粘了,肯定会影响吃口啊。大家的这个担心可以理解,但正如前面所言,在小鱼多的时候,大鱼的活性、饥饿感也会更加强烈,只要成功下底,底部大鱼聚集,饵球受到小鱼攻击的比例下降了,被大鱼找到的机会就会大大增加。两害相权取其轻,硬粘饵在水底及经过浸泡也会逐渐变得松软,对于一般的钓友,只要在作钓时把握适当让口,抓有力动作的原则,渔获基本上就会有一定的保证。

对于水平比较高的钓友,在饵料状态的把控方面自然要求会高很多,根据鱼情变化,我们还可以尝试开成软粘、硬粘、硬散等不同的状态,目的都是实现穿层,继而在水底按照我们的需要雾化,溶散,便于塘底大鱼进食。

02

采用吃铅量大的浮漂

上面提到的“穿层“是竞技钓中常用的术语。在前三期水底探秘中,我们介绍过不同大小、比重的饵团的下沉速度,也对比过当采用不同吃铅大小的浮漂时的穿层效果。结论是显而易见的,采用吃铅量大的浮漂,采用比重大的饵团,饵球的穿层效果会更加理想。

这个穿层效果,其实就是让饵球下降的速度超过小鱼游动的速度,一旦成功穿层,饵球就能成功下底,下底之后,饵球被大鱼找到的几率就会呈几何级数上升。

和第一个问题一样,很多钓友会说,当采用了吃铅大的浮漂,浮漂的反应肯定会变得迟钝,有时候甚至出不了动作。这样的情况当然会发生,但是,和饵料到不了底相比,你愿意接受疯狂跳舞的浮漂还是偶尔来一个实口呢?

至于漂形对于穿层的影响肯定是有的,但吃铅量才是决定铅坠和钩饵下沉速度的关键因素;而在于钓法方面,台钓也好,传统钓(跑铅)也罢,其前提条件都是以大漂(或者小漂重坠)作为基础,在此均不作细述。

03

调整饵料味型

基本上大部分的淡水鱼都会有这样的习性,就是鱼苗或者小鱼喜香、腥,大形体的鱼食性偏淡。在水底层活动的鱼,既有小鱼,也有大鱼,只要我们把握好大鱼和小鱼、新鱼和老鱼之间的食性特点,在饵料的味型上面做文章,就可以使到底的饵球停留更长的时间,也就是说,让饵球在被小鱼啃光之前被大鱼发现,从而达到小中取大的目的。

鲤鱼、鲫鱼这些鱼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好解决的,因为这些鱼对于饵料的味型还没有到非常挑剔的地步,我们如果想小中取大,适当地将饵料的味型减淡,或者适当采用一些本味或者发酵的味型基本上都可以取到很好的效果。如果是垂钓大形体的罗非,饵料的味型就显得尤为关键了。

现在市场上的钓鱼小药中,罗非小药占据了半壁江山,因为在所有鱼种当中,罗非对于味型的敏感度是最高的。在众多的罗非小药当中,大罗非,尤其是老塘大罗非喜欢而小罗非抗拒的味型有很多,比如黑水、黑鸡膏,果酸、药酒、蒜味甚至是辣椒水等在避小鱼方面效果都是极好的。在第十三期的《水底探秘》当中,我们就在饵料中加入了黑水、果酸和药酒,结果是小鱼在闻了两下后就离开了,这恰好印证了我们猜测。

04

巧妙运用颗粒饵

这里所说的颗粒,不仅指原塘颗粒,还包括类似玉米、红薯粒、水果等素食饵。不得不说用颗粒饵作钓或者打窝在应对小鱼方面是一绝,聪明的钓鱼人也在长期的和小鱼抗争的过程里边创造出很多巧妙利用颗粒的钓法,比如麻团、包食等等。

用颗粒作钓的避小鱼效果,通过水底测试是行之有效的,但是,根据颗粒的种类不同,在避小鱼的效果方面也会有区别。

首先体现在穿层方面,不论是哪种颗粒,基本上都能取得比较好的穿层效果。

而在颗粒到底之后,腥香味的颗粒、易容散的颗粒仍然容易受到小鱼的攻击,如果采用吃铅量小的浮漂,浮漂跳舞的现象并不能完全杜绝,这种情况并不利于我们判断大鱼的真实动作,因此,无论是钓粉饵还是搓饵,在小鱼闹窝严重的时候,配合吃铅量大的浮漂作钓才是正途。

05

其他应对措施

除了上面介绍的方法,网上还流传着许多所谓的“避小鱼绝招”,比如说散炮、比如说抛散饵到钓点边上引开小鱼、又比如说另打大窝引开小鱼等等,方法琳琳种种,让人目不暇接。至于说到避小鱼的效果那就见仁见智了。

散炮的钓法我们是测试过的,以年10-11月在广东南方垂钓基地混养塘测试的结果为例,在表面系鱼种数量庞大的条件下(2-3指大的鳊鱼,理论时速达到尾以上),散炮拉饵的钓法完全就是一场悲剧,抛竿的频率越快,小鱼在水面聚集的数量就会越多,基本上失去了作钓的意义。

至于后两种钓法、即在钓点边上撒轻散饵或者为小鱼打专门的窝子,姑且不论避小鱼的效果如何,这样繁复的操作,不是一般人的心理能够承受的。大道至简,既然有了很好的解决办法,就没有必要再弄这些花哨的东西了。

06

实测-各种避小鱼方法的效果对比

上面说到的避小鱼的方法孰优孰劣?为此,我们在广东南方垂钓基地综合塘进行了实战测试。在前三种方法当中,测试结果和我们的判断一致,即分别采用搓饵、采用吃铅较大的浮漂,减淡或者调整饵料的味型均能取得不错的穿层效果,而三种方法的组合使用,饵料的穿层效果达到最佳。

说明:

图表依据年11月在广东南方垂钓基地实战检测数据编制

测试按照各种饵料状态、味型、不同吃铅浮漂分别抛竿50次的方法进行测试

测试水表鱼种为2-3指大鳊鱼幼鱼,理论时速尾以上

测试水深1.8米,4.5米手杆

通过以上图表可以看出,避小鱼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只要各方面条件配合了,就完全可以实现避小鱼的目的。在实战当中,根据鱼情的变化,我们采用的避小鱼的方法及其组合是多种多样的,有时可以采用其中一种,有时则需要多种方法并用。具体如何操作,有待我们的钓友在实战中多总结、多体会。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本汀学钓鱼系列小鱼闹窝这都不是事